三七书屋

第7节

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情世故,总有不得已。

拔起萝卜带出泥,常在河边走,谁又能真正的袍角不湿,鞋袜干净。

此番鞑子叩边,宁夏、宣府先后被掠,灵州被围,至今未解。其后,鞑子更绕过居庸关,直入辽东清河等堡,定辽后卫指挥佥事不设防备,任鞑子来去自如,人丁牛马均被掳走。

消息上报朝廷,天子气得摔了奏章,内阁兵部俱被问责。连续数日,早朝午朝都是乌云压顶,雷声轰鸣。自擒杀万妃党羽,再未见今上如此震怒。

这且不算,顾卿竟回报,边境文武借朝廷之令滥发民役,累死百人,贪墨官银!

知晓顾卿确握有人证实据,牟斌面色阴沉,手指忽然停住,牢牢握入掌心。

“你将所言之事再详述一遍。”

话音微顿,令校尉唤来北镇抚司经历,道,“逐字逐句记录,一句不许错,本官要亲自上奏天子!”

“指挥使,此事关系最重大,牵连太广,还请三思。”

掌管南镇抚司的指挥佥事顾不得以下犯上,出言阻拦。

“指挥使,兹事体大,三思啊!”

“三思?”

牟斌抬手打断他的话,冷笑道,“再大能大得过边备?大得过边军百姓冤情?大得过边境安稳,大得过江山社稷?!”

“指挥使言重,岂会……”

“岂不会?”

牟斌再次冷笑,指着左侧一张单椅,道:“你且坐下,一起听着。此事自有本官,是福是祸,本官一力承担!”

指挥佥事哪里敢坐,忙抱拳躬身,退到一旁,纵是额头有汗也不敢擦。

从始至终,顾卿未受半分影响。

与京卫不同,顾卿出身边军,祖上曾为靖难功臣。后因土木堡之变获罪,全族谪戍居庸关。

顾家男子皆从兵卒起身,屡立战功却不得升迁。至代宗、英宗先后驾崩,宪宗和今上赦免不少成了“替罪羊”的勋贵武将,顾家总算拨开云雾重见天日,更因先祖之功被赐还家宅,重赠爵位。

顾父因伤致仕,顾家两子皆是英才。

长子顾鼎入金吾卫,当值殿前,至今已为佥事。次子顾卿入锦衣卫,现为千户。不出意外,以其之能,必升至指挥佥事。他日行指挥使之责,执掌南北镇抚司两印,也不是不可能。

自永乐朝之后,锦衣卫指挥使多出身勋贵。如牟斌这样的草根,实是少之又少。

身份能力人情,顾卿已占其二。余下只待日后表现。

牟斌决心已下,不容更改。

顾卿立在堂中,目不斜视,掷地有声。

“先时朝廷有命,准真定、保定二府协助顺天府发役夫两千名。宣府、大同发役夫两千五百名,以筑边堡营防。役夫每月给银一两四钱,另发米粮。”

见牟斌点头,经历运笔如飞。

“工部移文,以民便为是。役夫不足,增发四地丁徭,代明年之役。再不足,雇四地民夫。户部发四地银两,照数雇夫应用。”

“行文言,不许私墨银两,凌虐夫役,致其逃窜。违者定当重罪!”

顾卿话锋突然一转,道:“然属下奉命往北,遇有边民告发,宣府守将联合镇守太监贪墨银粮,虐使役夫。仅一月不到,便致死伤百余,险酿民祸。事发之后,不妥善安排,反欺上瞒下,勾通府衙,不报朝廷。”

听到这里,牟斌双拳紧握,眼放凶光,几欲噬人。

先时开口阻拦的指挥佥事脸色发青,双股战战,恨不能时间倒转。

“经查,涿鹿杨氏、怀来张氏、延庆许氏是为正役,族内老少均有死伤。又有涿鹿闫氏、兴和吕氏本为正役,然有族人在朝为官,上下行银打点,逃脱丁徭。甚者助纣为虐,仗势横行,强压乡里,使得边民走告无门。”

尾音落下,满堂寂静。除了经历仍在挥笔不辍,自指挥至佥事,由校尉到力士,无一人出声。

人祸如斯,骇人听闻!

不到一月,区区一府便有百余死伤,四地合计又有多少?

纵鞑子犯边,死伤也不会这般大!

在弘治朝,这简直无法想象!

经历停笔,牟斌亲自盖上官印。

堂上仍无人出声,指挥佥事已面无人色,被牟斌扫上一眼,险些坐到地上。

三更已过,四更将届。

北镇抚司内灯火通明,从指挥使以下均是一夜未眠,睁眼到天亮。

福来楼中,杨瓒一夜无梦,半点不知涿鹿县发生之事。更不晓得闫家再使鬼蜮,害杨家上下十六条性命。

两家的仇怨再不可解,终其一生,不死不休。

天明时分,书童伺候过杨瓒洗漱,顾不上用饭,怀揣杨瓒写好的书信,便要往客栈外寻快脚行商。

“小哥要寻快脚?”

伙计见书童心急,忙道:“小的族叔便是城内快脚,有官衙备名,冒不得假。如今正要同几名行商一起往北。如小哥信得过,小的可代为安排。”

书童大喜,见过伙计族叔,又有掌柜做保,当即取出银钱书信,道明详细地址。

“保安州涿鹿县杨氏,略打听一下便知。我家四郎是甲子科举人,县内无人不晓。”

来人应诺,带着书信离开。

书童办好此事,方记得肚饿,连吃三个馒头才得半饱。喝了一大碗面汤,擦擦嘴,总算心满意足。

客房内,杨瓒如先时所言,开始闭门苦读。

殿试不考八股,只问策论。

究其内容,多为议论政治时局,献计献策的文章。做好了,自可大放光彩,得天子青眼。做不好,今生官途再无指望。

“幸亏不是八股。”

翻出杨小举人之前的文章,杨瓒一一细读。

此番殿试,只望安全过关,一鸣惊人之举实不宜做,也不能想。

李淳、程文等见杨瓒用功,赞叹之余,不由生出几分惭愧。当即安下心来,回房执起笔墨,专心为殿试做准备。

未中榜的举子陆续离开,中榜的则开始苦读。客栈中的店家伙计万分小心,行走说话都不敢大声。

殊不知,殿试未至,寒风已起。

弘治十八年的朝堂,注定要掀起一场风雨。

第七章帝王心术

翌日早朝,牟斌身着御赐麒麟服,头戴忠静冠,持指挥使金牌入宫觐见。

未几,宫内便传出天子震怒,工部、户部、兵部被斥,御史给事中进言,接连被斥退,连内阁三学士都吃了挂落。

弘治帝宽厚仁慈,对万妃余党尚未斩尽杀绝,短短几日,竟在早朝之上连摔数本奏章,发雷霆之怒,不由得令朝中文武心惊。兼有锦衣卫指挥使在侧,金吾卫大汉将军分立殿外,身在朝堂之上,更觉心惊胆寒,头皮发麻。

早朝结束,群臣退出奉天门,心始终提到嗓子眼。

未有资格上朝的京官,或免于上朝的勋贵,得到消息后都是缩起手脚,大气不敢出。

厚道人翻脸,才是真正的令人恐惧。

今上此举,不由得让人想起早年间的英宗。

平日里肆意随行的张氏兄弟,也惴惴的守在府中,不敢进宫打听消息,生怕正好撞上枪口。

因着张皇后的关系,皇帝待张氏十分宽容。但上至朝中的大臣,下至内廷中官,看张氏兄弟都不怎么顺眼。

如天子身边的何大伴,就曾手持金瓜追打寿龄侯。虽因后者行为不端,仗着酒醉冒犯天威,一个中官敢直接殴打皇帝的小舅子,也是少有听闻。

现如今,天子发雷霆之怒,满朝文武不知端的,外戚勋贵也不敢轻动,只想等风声过去,再做打算。

不料想,退朝之后,御驾返回乾清宫,中官便急往太医院,更有小黄门驭车出宫,当值的院判,不当值的院使,连同四名御医,都被召至乾清宫。

随后有中官传旨,当日午间罢朝。

弘治帝年少逢难,损了底子,以致久病在身,常年不断药。纵然有太医院绞尽脑汁,捧着脉案助天子调养,仍是沉疴难愈,痼疾难消。

弘治十七年,闻有锦衣卫奉密令出京,寻访“仙家道长”为天子炼药,朝臣都是心中一惊。

以弘治帝的性格,自不会求什么长生不老。

最大的可能,太医院开出的方子不顶用,能治病不能医命,天子只能求助丹药,借此勉强支撑,强打起精神处理朝政。

按照后世的话来讲,道士炼给弘治帝服用的丹药,效果近似于后世的“兴奋剂”。于久病在身的天子而言,无异于透支精力,慢性自杀。

然而,太医院束手无策,不求助丹药,实是无法可想。

自去年苦熬至今,经连番震怒,弘治帝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

乾清宫内,太医院的院使和院判满脸凝重,先后诊脉,商量着开出药方。确认可用,不经内官之手,亲自前往偏殿熬药。

殿外,皇后亲来探病,却被皇帝身边的大伴拦住。

“陛下有恙,不便见娘娘。奴婢奉了旨意,还请娘娘暂且回宫。”

皇后满脸焦急,却知宁瑾敢为此举,定是得了天子的吩咐。夫妻多年,知晓事不可为,只能压下怒火,道:“若天子转好,必要遣人报知本宫。”

“是。”

宁瑾躬身,恭送张皇后。待红裙宫人行远,才转身返回内殿。

室内未点香,只有苦涩的药味飘散。

本该躺在龙床上的天子,此刻却靠坐而起,腿上架着一方矮桌,两个内官伺候笔墨,正快速写着什么。

弘治帝年不及四旬,已是两鬓斑白,骨瘦如柴。眼眶凹陷,眼底青黑,正如久病之人。然脸色却是奇怪的红润,手指也极度的有力。

看着中官碰着的盒,宁瑾知晓,天子又服了丹药。

“陛下,万请保重龙体。”

“老伴之心,朕知晓。”

弘治帝没有停笔,口中叹息道,“时不待人啊。”

宁瑾眼眶一红,再说不出话来。

“皇后走了?”

“回陛下,娘娘已回坤宁宫。”

“太子呢?”

新书推荐

我靠好运壮大家族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悍女麴凰驭龙婿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诱梦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姝宠表妹不欲攀高枝寻找轮回的你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折红鸾谬接瑶华枝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离人终成相思意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哇!女总裁是皇帝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穿时空的女将军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我是主母,也是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