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胡为民上班的时候,张德宁一脸喜色地找了过来。
“为民,这是我们周主编送你的碧螺春,你收着,千万别客气。”
张德宁没有空着手来,胡为民也没和她客气,“谢了张姐,让周主编破费了。”
他不怎么喝茶,却也不排斥。
而且这两罐茶叶包装那么好,看着就不是便宜货,人家诚心送,他不收反而显得太见外。
张德宁嘴巴一咧,笑着道:“听说这茶是我们社长开会的时候捎回来的,成色特别好。”
胡为民和同事说了声,让她帮忙先看着点,自己和张德宁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他用张德宁送的碧螺春泡了一壶茶,两人一人一杯。
光闻着味就觉得清香扑鼻,是上好的茶叶,没错了。
“张姐,还没恭喜你,《燕京文艺》上个月可是大卖啊!”
他真心实意恭喜着,脸上的笑容也不是装出来的,“八十多万册,听说比《人民文学》上一期的销量还高,这下,你们算是出名了!”
“同喜,同喜。”张德宁笑得合不拢嘴,最近喜事太多,让她这个编辑都不太适应。
“为民,我也不瞒你。这次杂志大卖,《孩子王》当居首功啊!”
胡为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碧螺春的清香在唇齿间化开,他笑着摇头:“张姐言重了。《孩子王》能引起反响,还是《燕京文艺》这个平台好,你和周主编的眼光准。”
张德宁笑着摆摆手:“你就别谦虚了。这都发表一个月了,到现在,编辑部每天还能收到十几封读者来信,都是谈《孩子王》的。”
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信,“喏,这些都是写给你的,主编让我捎来。”
“还有信啊,你隔一段时间送一回信,我家都没地儿放了。”
胡为民抱怨两句,却还是接过信。
这是读者的心意,他说什么也不能拒绝。
他看到最上面那封的邮戳是新j生产建设兵团,信封边角已经磨得起了毛边。他心头一热,轻轻抚平信封上的褶皱。
“还有边疆读者朋友寄的信?”
“这不正好证明了你那部小说写得好,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张姐这么说,我有点惭愧啊。”
“那就更要用优秀的作品来回馈读者的喜爱了。”
“在写了,在写了,不要催了。”
“嘿,你写的又不是给我们的。”
张德宁心有羡慕,《当代》能发表胡为民的小说,真是走了大运了。
胡为民理直气壮地说:“没办法,谁让人家太热情,三天两头拜访,盛情难却啊!”
张德宁斜着眼睛看着他,难道自己的拜访还少吗?
也不知道是谁见了她后觉得烦的。
气抖冷!
“对了,为民。”张德宁清了下嗓子,开口征求他的意见,“周主编想在这个月办个《孩子王》的创作座谈会,邀请几位评论家和读者代表,想请你谈谈创作心得。”
胡为民的手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打:“座谈会啊......”
对于这类座谈会,他是有些抗拒的。
虽然没参加过,但他听说过啊。
不就是请一些人吹捧你的小说嘛,说好听点是交流心得,说难听点,就是捧臭脚。
当然,他也不会妄自菲薄,因为他知道自己写的小说是真好。
但对于这种活动,他是真心觉得没什么用。
“为什么突然要办座谈会?”
“因为《孩子王》成功啊!”
张德宁很想翻白眼,要是不成功,哪家杂志社会吃饱了撑的办座谈会。
真当这类活动不花钱?
张德宁耐心解释:“销量的影响就不说了,单说文学界,冯老的评价就让你的作品出了大名,也借此进入了官方的视野。要不然,写得再好,不一定能让《人民日报》帮你宣传小说。”
“也就是说我必须去喽?”
“呵呵,要不然呢?”
“要不……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你放心。”张德宁嘴角一抽,赶紧补充,“规模不会太大,就二十来人。主要是《文艺报》的几位评论家,还有北大、燕大中文系的教授。”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龚雪同志也会来,她最近在《电影艺术》上发的那篇《论知青题材的影像表达》,主编看了直说精彩。”
龚雪的那篇文章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指点的时候,他也没想到杂志社会发表。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张德宁竟然知道他和龚雪之间的关系。
从电影圈到文化圈,两人关系传播的有些广啊!
“倒也不是不行,就怕没空。”胡为民的耳根微微发热,假装低头整理信件:“……时间定了吗?”
“暂定四月十二日,周六下午。”闻言,张德宁喜笑颜开道:“地点就在文联小礼堂,你知道的,就是上次开《班主任》研讨会那个地方。”
胡为民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能不能加个环节?我想请几位真正的乡村教师来聊聊,毕竟小说写的是他们的故事。”
张德宁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回去就跟主编说。”
“行吧,那咱们到时候再聊。”
“那个为民,新书……”
“总得我写完现在这一部吧。”
“那好,为民,你也多考虑考虑。”
该说的都说了,张德宁起身告辞,”不耽误你工作了。茶叶要是觉得好,下次再给你带。也别客气,这可是主编特意嘱咐的。"
送走张德宁,胡为民站在窗前出神。
……
下班后,胡为民又跑到了北影厂。
最近两头来回跑,让他深刻明白了没有私家车的痛苦。
小汽车他是买不起,但自行车咬咬牙买一辆还真不是难事。
春风带着槐花香,吹得他衬衫下摆轻轻扬起。
北影厂门口的老杨树已经抽出嫩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龚雪正坐在树下的长椅上,手里卷着一份《人民日报》。
当看见胡为民气宇轩昂地走过来,眼睛顿时一亮,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哟,胡大作家怎么有时间来北影厂,买了那么多书可不能浪费了。”她故意板着脸,却藏不住眼里的笑意。
好好好,跟我玩先声夺人是吧?
这招我也会!
胡为民走到她面前,板着一张脸,“好呀,这不是我们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作品的新锐评论家吗?"
“呀,你……你,知道啦?!”龚雪俏脸一红,期期艾艾道。
胡为民面露不满:“好嘛,评论发表也不告诉我,要不是今天张德宁找我,提了这件事,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我……我这不是不好意思嘛。”龚雪低下头,捏着衣角轻轻辩解道:“那篇文章本来就是玩闹之作,内容都是你给我提供,手把手教我写的。唉,早知道就不投稿了。”
胡为民捏着手指笔划起来,“怎么就不是你的作品?想法不是你的吗?我就是提了一点点意见而已。”
龚雪“噗嗤”笑出声,“算了,不说这些了。”
“最近《燕京文艺》和你的《孩子王》又出名了,闹出了好大动静啊!”
“哎呀,一般般吧,毕竟都发表一个多月了。”
“你也太谦虚了!”龚雪撇撇嘴,把报纸递给他:“看看吧,《人民日报》文艺版头条,又提到了你的小说。”
“《论〈孩子王〉的现实主义力量》?”
胡为民接过报纸,手指不经意擦过她的指尖。那一小块皮肤突然变得滚烫,他赶紧低头看报,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进去——龚雪身上淡淡的如同少女般的幽香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
"八十多万册啊..."龚雪轻声感叹,“最近北影厂里可传疯了,都说《燕京文艺》捡到宝了。”
“北影厂里的人还关注这个?”
“真当电影厂的职工只关心电影啊?再说,文学和电影也是息息相关的,谁敢不关注。”
胡为民把报纸收起来,准备回去看:“运气好罢了。”他顿了顿,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我……我能帮什么忙?”龚雪再次低下头,耳根泛着可疑的红晕。
“《燕京文艺》要办个座谈会……”胡为民踢着地上的石子,“想请你参加。”
龚雪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报纸边角:"我?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胡为民嘴角扬起,斩钉截铁道:“你那篇《论知青题材的影像表达》不就是根据我的《孩子王》写的嘛,我看啊,很合适!”
龚雪咬着下唇,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细碎的阴影:“我只是个演员...”
“可你比谁都懂《孩子王》。”胡为民的声音突然软下来,“你可是第一个看着我写完《孩子王》的人,你不参加,我也不去。”
四周突然变得很静,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一片树叶落在龚雪肩头,胡为民伸手想拂去,却在半空停住了。
“别,我...我参加就是了。”龚雪突然说,声音轻得几不可闻。
胡为民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笑得眼睛弯成月牙:“那说定了!这个月十二号,周六中午一点,我来接你?”
龚雪点点头,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这个自然而亲昵的动作让两人都怔住了,她慌忙缩回手,却被他轻轻握住了指尖。
“雪姐……你真好!”
“!”龚雪脸色通红,结结巴巴道:“为民,我突然想到还要排练,你……你忙你的去吧!”
看见她像兔子一样跑了,留下胡为民看着她的背影笑出声。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破云》《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炼道升仙》【微信读书】《岁岁平安》【无限小说网】【小白书】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