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分熟悉山路,两人路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出来的时候是清晨,到了之后已经接近晌午。
季成风负责去采办一些年节用品,应青炀□□脆地放养了。
实际上整个村子里也就姜太傅看他和看犯人一样,其他长辈对孩子还是十分溺爱的。
不过应青炀说的要去成衣铺也是真的。
新年将至,哪怕是琼州这种偏僻的地界,年节的气氛也格外热烈,各个店铺张灯结彩,使尽浑身解数,就为了吸引几个客人进来。
只不过大概是因为雪灾刚刚褪去,街上并没有太多行人。
应青炀本来没有那么怕冷,在驴车上晃悠了一上午,这回儿也忍不住搓了搓手,缩着肩膀窜进了成衣铺。
成衣铺门可罗雀,毕竟这边还是村镇偏多,人们都习惯自己缝制衣装,能到这里光顾的大多都是往来的商人,想将琼州特有的衣饰运到中原地区贩卖。
可惜年节底下,往来的行商也没有多少,成衣铺前台的小姑娘裹着厚棉袄,手里拿着汤婆子正在打瞌睡。
应青炀的脚步声将她惊醒,人都没看清嘴里就冒出一连串的推销:“小郎君,有什么需要的,上面挂着的成衣都可以看看,如果是需要定制的话,年节前是赶不上了。”
应青炀虽然穿得不想富庶人家,但长相和那挺拔的身姿,还是让半梦半醒中的小姑娘看出了潜在的商机。
“你这有没有白色的男式成衣?”应青炀随口问了一句,眼睛已经在上方挂着的成衣堆里逡巡。
琳琅满目的衣饰,基本都是琼州乃至关外地界的特有服饰,应青炀见过中原地区来的行商,能分辨出一些微妙的不同。
而且琼州地区的特点就是服饰非常鲜艳,大概是民风热情淳朴的缘故,服饰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特征。
眼睛只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应青炀便有些失望,这个成衣铺里并没有他想要的款式,甚至连颜色都对不上。
偶尔有几件青色的,料子带纱,上边的刺绣还是青色的梅花,不但让人觉得不是很保暖,还带着点轻浮感。
小姑娘手脚十分麻利地拿起杆子,撤下了第一排的衣服,下面浅色系的成衣接连露出来。
“白色的在这边,咱们这地脚风沙大,一年半载也没人来买这种颜色的,所以都放起来了,客官看看。”
应青炀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哪一件,白色的锦袍,上面浮着亮银色的刺绣,花样应该是松竹,长袍加上银色的腰封,从裁剪到制式看着就不属于琼州地界。
怪不得被放在角落里。
原谅应青炀见识浅薄,他分辨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地区的服饰,只是觉得十分风雅,就是文人雅士应该穿的。
“那件。”应青炀指了指,随后粗略估计了一下尺寸,觉得大差不差,于是便开口询问:“要多少银钱?”
小姑娘似乎有些惊讶他会选择这件衣服,“这是之前从中原行商那里收来的,成本很高,因为不是琼州这边的风格,一直无人问津。”
而且衣服做得有些偏长,寻常男子都穿不合身,会滞销也是理所当然。
“客官您想要的话,只要成本价就可以带走。”小姑娘一脸肉痛,好像吃了大亏,嘴里一点不含糊地报出价格:“只要七两银子。”
应青炀听得心里一凉。
这个价格多少有些超预算了,如果买了料子带回村里,估计整村人的年节新衣都能裁得出来。
应青炀着实有些囊中羞涩,虽说带了私房钱,但也不至于还没有货比三家就急着撒钱。
这镇上也不是只有这一家成衣铺。
“算了。”应青炀说着便一个转身,“我先去别家看看……”
小姑娘见他要走,竭力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尽力挽留,“虽然价格贵了些,但料子真的是极好,样式也是江南一带流行的款式,客官您也很中意的对吧!据说江南一带的文士都穿这种衣服呢!”
“江南”二字一出,应青炀便有些迈不开腿。
片刻后他转身走回来,语气硬邦邦地问:“你刚刚说什么价格?”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亡国后捡到了当朝太上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