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
矛一类的兵器,还有鼓。巨船上的伤者都不见了,巨船下有无数小舟,舟上应战的小人与对战的小人相比,头的比例很不协调,而且都长着类似犄角的东西……
周筱安:“会不会是傩面?”
屠南:“有可能,可他们为什么要带着傩面与对手交战……”
暂时无法解释,只能继续。
第四幕,敌方的小舟多数已空,似乎是暗示对手损失惨重,巨船上又多了许多缺胳膊少腿的“伤员”。
在巨船与敌方的船阵之间,有一条巨蛇,蛇头朝向巨船,口中还吐着信子。
屠南把手电光拉近几分,可以看到蛇头上还驮着一个小人,应该是之前的巫觋。
余一舟分析道:“巫觋之前都是和修鱼子一边的,这幅图上二人对阵,会不会是反目成仇了?”
周筱安挠头:“巫觋的大蛇是从哪里来的……”
屠南思考了一下:“巴蛇吞象。”
巴蛇吞象就是后世常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由来,它的出处是《山海经》,说的就是这巴地曾有一条大蛇,吞下了一头象,三年才消化完,吐出了象骨。
修鱼子和巴蛇之间又有什么渊源?
三人习惯性左移,发现旁边的岩画似乎是被火烧毁了,一片碳黑。
事出反常必有妖,也许被烧毁的岩画上藏有更加重要的秘密。
三人用手机拍了几张岩画的照片,继续向洞道里面行进。
洞道两边干净得异常,完全没有小动物、蝙蝠屎一类的痕迹。
走了大概十几米,在下一个洞口附近,余一舟险些被一堆东西绊倒。
仔细看,是一把军刺,一盏马灯,和一本速写本。
“这会是什么人留下的?”屠南自顾自说道。
军刺尚未锈坏,刀柄上还有金陵兵工厂的万字标,马灯的玻璃风罩碎了一半,速写本的皮面还有纸张似乎是被什么液体泡过,皱巴巴的,在灯光下,能看到一层光亮的膜。
余一舟拿起军刺,从鞘中拔出,绕圈看了一遍:“中正式军刺,战争时期的东西。”
周筱安在马灯没碎的那部分风罩上看到亚利洋行和made
in
germany的凸起字样。
“这德国东西还挺耐用,看起来是上个世纪的,居然没锈……”
余一舟:“我这把国产军刺也是!”
周筱安:“这里的气候,好像不太对吧……”
石船村地处西南,气候潮湿,别说铁器了,就是开袋的薯片没保存好,第二天也会受潮变软,跟馒头皮一样。
屠南没加入他们的讨论,默默翻着速写本,神色凝重。
二人见状凑了过去,速写本第一页画的是一个建筑,传统的中式宅院,户门紧闭,门外树丛茂密。
往后的几页,是各种人体素描,但画的并非完整的人体。如果说断臂维纳斯是一种残缺美的艺术表现形式,那本子上的图大多只画了维纳斯的断臂。还有的只画了一只手,或者一条腿的其中一节。
这种画人体躯干体块的图足有十多张,看得人生理不适。
在那之后就是几张肖像,有男有女,其中一张女性肖像竟和屠南神似。
周筱安拿过速写本,对着屠南的脸比了比:“屠屠,你和这张画撞脸了!”
当然,世界这么大,撞个脸也正常。
只是屠南的反应有些奇怪,她一把从他手里夺回速写本,默不作声地往后翻页。
几幅人物肖像之后尽是些空白纸页,顺着翻下去,直到最后,才看到几个字。
那一页被人撕掉了一半。
余下的半张纸,紧挨着锯齿状边缘,有用炭笔写下的四个字——雲木天王。
雲木二字并列在上,天王二字并列在下。其中,木和王字明显比雲和天字窄,看起来像偏旁部首,字的右半边估计就在被撕掉的半张纸上。
周筱安咂舌:“雲木天王……有这个天王吗?”
余一舟摇头:“不知道,我只听说过托塔李天王……雲字和木字旁的什么字组合在一起是个词?”
《北冥有艅》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