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往事》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
俘虏一名少校军官这件事,老林颇为得意,时常讲起这件事,说当时还因此立功受奖。
(四)故事四
火灾现场
社区民警,最怕的事情,可能就是火灾吧,社区民警是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辖区那么多工厂,很多消防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大部分人消防意识淡薄,管理也是很粗放,所以那个时候,经常有工厂着火,着火还好,千万不要有人员伤亡,如果有人员伤亡,检察院会介绍,甚至会立案调查追究刑责。作为社区民警责任,也没有办法推,只能靠运气,还有就是发生火灾祈祷不要死人。
虽然如此,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你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这好像有个定律,比如,我从来没怕过有钱,所以我一直就没钱。那几年,工厂火灾频发,为了改变这一现场,鞋都镇花了很大力气和代价,关停一批三合一工厂,整改一批消防不合格的工厂,但是火灾还是回来,往往是那些正常的工厂。数据统计表明,夏季工厂发生火灾比较多,每次辖区有火灾,值班室就会按响警铃,鞋都镇派出所那个铃是紧急集合铃,原来是用于点名,后来每次紧急集合,都是突发各种事件,夏季则十有八九是火灾,大家都很自觉,铃响赶紧收拾一下,大厅集合,司机已经启动车子,在派出所和食堂中间的通道等候,值班所领导会带队,清点人数,上车,赶往火灾现场,我们出动的主要目的是清理出消防通道,维持现场秩序,还有就是先期处置,疏散人员,查明情况,特别是否有人员被困。消防来到现场后,提供相关信息,为消防扑救提供支持,还有就是维持秩序,防止有人员干扰。中国人很喜欢看热闹,有一次晚上,辖区涵口村一鞋底厂着火,是仓库一楼着火,火势汹涌,我们先期赶往现场,把紧挨着着火仓库的宿舍楼人员紧急疏散,当时宿舍楼已经浓烟滚滚滚了,等我把人赶下楼,消防通道已经堵满了人和车,听说着火了,有的人是从几公里外开车过来围观,清理消防通道,为了让消防车离火场更近一些,方便灭火,因此生产仓库,车间堆满了各种易燃材料,那次大火烧了三十几个小时,一栋楼基本报废,消防调集了周边七十多台消防车增援,因为现场消防设施不齐全,没哟消防水源,不得已,消防采取消防车接力的方式,从约一公里外的取水点一路抽水过来灭火。
那一年,印象中着火最多的是江头村,因为是同一片区,那发生火灾,我们片区民警都是第一批到现场处置的警力,属于第一梯队,如果搞不定,火情猛烈,就会报告,再派出其他民警组成第二梯队,过来支援。那年夏天,有一次白天,又是江头一家工厂着火,我和老林赶到现场,到现场了解情况,设置警戒带,清理消防通道,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由于黑烟很大,周围的群众看到,就赶过来看热闹,但是,工厂火势很大,到处都是烟,我们在几十米外设置封锁线,阻止人员车辆进入,老林脑袋上盖着一个打湿的毛巾,警服已经脱下,剩一件背心,我手上拿着一根竹棍,但是阻挡不了热情的人民群众,在用棍子推开的时候,一个老头闯过来,想要进入火场,被我用棍子扫到,这个老头就喊警察打人,瞬间,我就被老头的亲属围住,质问我问什么打人,看火灾的热情转变为讨公道的活动,因为大火产生的浓烟不断往外扩散,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把人赶往远离火场的位置,我正在被团团围住的时候,老林赶过来,一把用棍子撬开人群,拉着我就跑,也不解释,我们跑出几十米外,回头一看,我们刚刚站立的位置,已经被浓烟笼罩,还好跑得快,那几个人,则咳嗽着,捂着嘴,从浓烟中跑出来,老林就用闽南话,骂那些人,一路骂过去,我听着好过瘾。
短短两年,在鞋都镇经历非常多的火灾,大部分工厂着火,因及时发现,疏散人员,都没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万幸,后来经过长期的整治,工厂的规范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火灾频发的态势得以控制下来,我们社区民警得以喘口气。
不过,我调任刑警以后,还是听说有一起火灾事故死亡一人,这起火灾发生在四境社区,社区民警也是一位老兵,转业回来的,因为交流较少,其情况并不了解,当时工厂低楼层着火,堵住了逃生通道,工人只能往楼上走,到了顶楼,等待救援,有工人发现隔壁那栋楼与着火的楼相距很近,胆子大的就从天台跳了过去,得以安全逃生,剩下的人,也跟着跳,其中有一人,出了意外,不慎跌落,坠落身亡。这起事故调查了很久,民警也因此事,调离社区岗位。
四、峥嵘岁月,本色犹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如此,警营也是如此,岗位总不是不断变动,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炽热的心。
祖哥,也是一名军转干部,经历特殊,原南京军区直属特战大队一名连部,所在部队,作为尖刀,在战时要执行各种作战任务,□□做准备的战术任务,他们日夜训练,枕戈待旦,随时听候命令,上天入海,两栖作战。后来个人觉得年龄大了转业到安平市公安局任职,最初在看守所工作,我经常押送嫌疑人到看守所羁押,因此而结识。祖哥,为人谦和,性格乐观,从部队来公安系统,要面临很多问题挑战,看守所的工作,单调枯燥,而且上班时,都呆在监管区内,如同坐牢,他从部队养成的不认输的作风,我没见过他抱怨过工作,工作之余,还自学心理学课程,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成为警察心理学教官,为同事开展心理调适辅导工作。从部队过来的干部,总是让大家佩服。
2017年4月,安平市公安局为2016年以来退休民警举办光荣退休仪式,那个时候,我正准备从晋江调回九江,正在办理人事手续。在照片中,我看到老林的身影,跟他一起还有几位老兵,既是军人老兵,也是公安战线的老兵,久经沧桑,仪式上,带队的原安平市局副政委张炳煌将手中的旗帜递交给安平市公安局新一代的民警手上,完成使命交接。
张炳煌,也是一名从战场上归来的老兵,公开资料是1957年3月出生,2017年4月份退休,曾任晋江公安副政委、党委委员。他少年勤奋求学、青年参军入伍、中年复员从警、退休后仍然心系公安、发挥作用,他当兵上过战场、在海军当舰长时载过党和国家领导人,42年的军旅和警营生涯不论在什么阶段、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岗位、履行什么职责,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出一番成绩,真正体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特质。
1976年,张炳煌高中毕业参军入伍,被所在炮兵连队选为2瓦电台话务兵兼译电员。后随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6日,部队奉命从广西边境板盎屯村出发,经布局关附近的原始森林穿插进入越南境内执行战斗任务,张炳煌被转配到侦察大队负责电台译电和勤务工作,与部队先行潜入越南境内,提前开始了战斗任务,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历经生死考验,亲眼目睹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最后百战成钢,终于凯旋归国。回国后,参加高考,考入海军舰艇学员,成为一名海军军官,一直干到从舰长职务上转业。据说还参加了西沙海战。但是他很少提起这段往事,深藏功与名。
2000年,戎马半生的张炳煌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复员到安平市公安局任经侦大队教导员,他从零开始学习业务,很快就熟悉掌握了经侦业务,并且业绩突出,后升任大队长、局副政委等职务。
2017年4月,张炳煌光荣退休,本可以回家含饴弄孙,享清福的他仍然响应单位邀请,在基建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从警17年来,他坚持每周上6天班,从不迟到早退。
张炳煌、老林,这些军人出身的老警察,坚守信仰、忠诚履职,浑身充满正能量,战场上的生死经历让他对生命更加珍重,对警察的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
祝各位依然战斗在公安战线上的老兵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蓝底白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