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 24 章 盛世最后一位宰相(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

“正好张九龄就要离开长安前往荆州了,我不好出宫,你便替我去送一送张九龄吧。”武惠妃嘴角微微上扬。

“来日方长,说不准往后还有再见之日呢。”

有了武惠妃的允许,第二日李长安就直接大摇大摆进了张九龄的府邸。

其实也不算大摇大摆,现在明面上武惠妃和张九龄还是政敌,所以也唯有李长安年纪小,身份也够,适合来拜访张九龄了。

“你竟然是武惠妃的公主。”

出来迎客的张九龄在看到李长安的瞬间是惊讶的,待到李长安表明了身份之后,张九龄的表情就复杂了起来。

他带着李长安进了后堂,拿出了一小罐新茶,沏上茶水,也不唤下人,而是亲自倒了两盏茶,将其中一盏茶推给李长安。

“这新茶乃是老夫一位老友赠予老夫的,老夫也只得了五两茶叶,日后不在长安,只怕是能喝此茶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张九龄自嘲道。

往日他位高权重,自然有的是人给他送东西,如今他被贬作了荆州长史,日后也就没人会愿意给他送这等名贵之物了。

“先生若是喜欢,我再送先生几斤就是了。”李长安轻描淡写。

“原来新茶背后之人是武惠妃。”张九龄自以为自己想到了事实。

李长安轻笑:“我阿娘可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新茶之利,老夫估计应当在千金往上,在你口中竟然成了蝇头小利?”张九龄摇头。

这就是清官了,张九龄当了这么多年宰相,也只是靠着自己的俸禄过活,养着自己一大家子人的同时还要养着手下那么多幕僚,一辈子他自己的私产也没到过千金。

三千多两金子听着多,可换算到后世也不过才几千万,一个中小规模的小公司都能有这些资产。武惠妃连宰相之位都能干预,年末的收入薄册十几天都看不完,这点钱对她来说还真就是九牛一毛。

张九龄以为李长安是得了武惠妃的命令过来了,于是也不欲多言,直接切入了正题:“武惠妃让公主过来是要让老臣做什么呢?”

李长安诧异道:“我阿娘并未让张先生做什么,只是叮嘱我可以来为张老送行。这次过来是我自己要过来的。”

“我仰慕张老才华,特地上门想要求字

。”李长安浅笑道。

“求字?公主想要何字?”张九龄也没有感到意外。

说到底他和武惠妃之间的矛盾随着太子李瑛被废已经烟消云散了。他已经是一个被排挤出权力中心的糟老头子了武惠妃也不会心胸狭小到还要排挤他若是说李林甫到还有这个可能。

被问到的李长安却苦恼地挠了挠头。

“我想要张先生亲笔提一句先生自己写的诗……”

她肯定是想要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这是她背了十几年滚瓜烂熟的千古名句。

可是问题是现在这首《望月怀远》还没被张九龄写出来。

张九龄前六十年为官做宰的时候没写出来多少流传千古的诗后面这几年被排挤出长安了反而隔三差五就写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出来。

大唐的诗人真是大半都是官路失意了诗路才能得意啊。

“莫非老夫写过的诗竟然没有一句能入公主贵眼的?”张九龄笑眯眯捋着胡须。

他对李长安的态度倒是像对待家中的孙女一般。

可惜他已经很多年没能回过家了也不知道这些年他的儿女孙辈们都还好不好。

他的老家在岭南家人都在老家路途遥远一别数年也不知死前还有没有机会再享受天伦之乐。

想到这里张九龄心里不免升起思乡之情再看向李长安方才反应过来自己面前的这位小公主才六岁还是个都不到开蒙年纪的孩子呢。

“老夫险些忘了公主还只是个孩子……想必也不知道老夫到底写过什么诗。”

李长安嘀咕:“我倒是知道几首只是我觉得张先生最好的诗现在还没有被先生写出来呢。”

“要不然先生暂时先欠着

接着这个由头她这几年还可以多和张九龄书信往来几回一回生二回熟的互相多写几次信关系不就好了吗。

李瑛和武惠妃都觉得好的名师她也想要呢。

“公主真是……”张九龄无可奈何想要说她两句却还碍于礼数不能直说。

“罢了欠一副字就欠一副字吧。”

若是一月之前张九龄必定不会如此草率

答应必定会思虑再三想想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可如今他已经被贬作荆州长史一个养老的清闲官职他自己年纪又大了再无起复的可能。糟老头子一个哪里值得大唐公主算计呢答应也就答应了。

张九龄捋着胡须:“日后归日后今日若是公主能说出一句老夫写过的诗来老夫就今日也为公主提一副字。”

倒是有点考察小辈的意思。

毕竟这是位好为人师到都敢指导李隆基做事的狠人。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李长安已经想到了她想要的字“先生曾赠与李少府的赠别诗。”

张九龄哭笑不得:“赠别诗乃是赠予离去之人今日是我要离开长安按理该是你赠我赠别诗才对。”

李长安赖皮地摊摊手仗着自己年纪小:“我才六岁。”

指望六岁的孩子写诗赠别吗?

张九龄没办法只能笑着认栽让书童磨墨在桌上铺上一张上好的宣城纸提笔挥墨写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写着写着他自己才品出一点意味来。

日后他在荆州李长安在长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岂不是他默认了以后还会和李长安交往吗?

真是怪了他已经是个被打发出长安的糟老头子了这位名义上属于武惠妃的小公主为何要这样为他费心思呢。

写完了这一副字之后李长安却还厚着脸皮赖着不走。

“其实我有两位老师他们也很仰慕张老。”李长安搓着手眼巴巴的看着张九龄。

张九龄:“?”

这怎么还连吃带拿的?

“公主还没到开蒙的年纪吧何来的两位老师?”张九龄疑惑询问。

李长安得意道:“我天资聪颖开蒙早。我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教我习字的老师颜真卿;另一位是叫我读书的老师沈初

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qiexs.❁(请来企鹅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他们都很仰慕张老。”

“你竟是跟着颜真卿习字。”张九龄命家仆拿来两本书递给李长安“这是老夫的诗集。”

李长安厚着脸皮把两本书的封面翻开:“还请张老签个名字。”

连书都送了签两个名字也没什么张九龄提着笔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沈初是何人?他写过何

诗?老夫好像未曾听闻过他的大名。”

沈初虽然已经在长安的普通人中有些名气了,可他那点靠着撒钱买来的名声显然还传不进张九龄的耳朵。

“我老师不擅写诗……他是沈佺期的孙辈。”李长安还记得沈佺期和张九龄都在唐中宗时期做过官,或许认识。

张九龄目露怀念之色:“原来是沈云卿的后人。老夫当时还年少,第一次考科举就是承蒙他的看重,那次考试他是主考官,力排众议将我这个岭南来的外人点为了头名。”

云卿就是沈佺期的字。

“一眨眼这么多年了,我也老了。”张九龄惆怅道。

当年他还是个满腔热血刚踏上官场的少年郎,如今他却已经是历经风霜黯然退场的糟老头子了。

最后李长安心满意足背着自己满满当当的小书包走了,临走之前还往桌上放了一个雕工精细的玉盒。

打开一看,里面放着满满当当的茶叶,少说也有三斤。

李长安一开始上门带的礼物就是茶叶,倒是不用等到日后再给了。

张九龄终究还是把这盒茶叶也塞进了他打包好的行囊中,一起带出了长安城。

第二日一早,草叶还带着晨露,张九龄便离开了长安城,他只带着两个仆从,三箱子行李,其中两箱都是书,两匹拉车的老马,作为一个政治斗争失败的败者,离开了长安。

从灞桥上走过,张九龄掀起马车帘,看着道路两侧的柳树。

他忽然想写诗了。

“折柳……”

“张老,我来送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我靠好运壮大家族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姝宠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悍女麴凰驭龙婿谬接瑶华枝离人终成相思意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横空出世的娇帝君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寻找轮回的你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落在荒年崽崽很闲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折红鸾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表妹不欲攀高枝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