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圣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告全世界科学家书》的发表,李奇维再一次展现了他在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以普朗克和伦琴为首的德国科学院,在文章发表的第二天,就与德国政府高层进行了交涉。
军方也派出了大佬参加。
虽然爱丁顿本身的事是一件小事,但是它代表的意义非比寻常。
一个弄巧成拙,说不定会得罪全世界的科学家。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承受的后果。
德国虽然莽,但是又不傻,没必要因小失大,该谈判就谈判。
而且李奇维在文章中,没有评判任何一个国家,他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他甚至都认可科学家参与战争。
这一点,让无数人看到了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
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完全不切实际的迂腐之人。
对此,各国政府也不会反感。
但是,李奇维的那句:如果我愿意,我有办法毁灭整个世界,还是被不少军方大佬们嘲笑。
“哈哈哈,布鲁斯·李教授的牛皮吹的真大。”
“就他那瘦弱的小身板,我手下随便一个兵都能打他十个。”
“哎呀,大科学家嘛,有点脾气是正常的。”
“他这是在恐吓我们这些当兵的呢。”
大佬们甚至还有闲心在吐槽。
因为在一战的早期,没有人预料到它会演变为世界级的战争。
最后是慢慢打出真火,双方都停不下来了。
军方大佬们认为李奇维说这句话,只不过就是想增加科学家的影响力而已。
根本目的就是给科学家优待而已。
没有人相信他真的能成为灭世大魔王。
因为现在威力最大的就是炸药,就算你能加大当量,又能加多少呢?
至于李奇维说的未来,大佬们就更不在意了,未来的事情谁也不敢保证。
普朗克等人与政府和军方的交涉足足持续了2个小时。
最后,德国终于同意放了爱丁顿一行人。
不过需要被俘虏的人,全部填写中立保证书。
一旦事后发现对方有参与战争的行为,德国政府将保留全部追责的权利,并强烈谴责。
对于这一条,爱丁顿等人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他们是研究天文学的,就算搞武器研发,也用不着他们。
于是,爱丁顿等人就在俘虏营里写下了保证书。
查德威克被直接遣送回国。
德国另派出一队士兵,一直护送爱丁顿等人到达德俄的交界处。
他将横穿俄国广袤的领土,在日全食之前赶到克里米亚地区。
英国和俄国是同一阵营,所以爱丁顿可以畅通无阻,不用再担心被当成间谍给抓了。
爱丁顿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先是李奇维公开发文,表达了科学家对于战争的看法。
紧接着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公开发文,认为科学家有选择中立的权利。
随后就是普朗克等德国科学家,秉持着对真理的尊重,请求政府放了爱丁顿。
普朗克这一高光行为,也被无数同行称赞。
“他是一个伟大的智者。”
“不愧是布鲁斯教授的老师,普朗克教授展现了他作为老一辈物理学家的责任感。”
“即便我和普朗克教授属于不同的阵营,但这不影响我尊重他的品格。”
“让战争的归战争,科学的归科学。”
爱丁顿虽然成功脱困,但是其中耗费了无数的人情和关系。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么幸运,能得到科学第一人布鲁斯的帮助。
如果换个普通的科学家,境遇就完全不同了。
这不是说布鲁斯或者普朗克偏心,而是这本身就是一件风险非常高的事情。
李奇维对爱丁顿很熟悉,所以他才愿意如此。
要是换成不熟悉的人,万一他真是间谍,那李奇维的声望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公开提醒,所有科学家非必要不离国。
现在是战争时刻,科学家虽然金贵,但也不能打破规则。
枪炮不长眼。
所有科学家都从中看到了一丝悲哀和战争的残酷。
没有交流何谈科学的发展。
战争虽然研发出各种新式设备,但对于科学本身并无促进作用。
这样一对比。
爱丁顿的行为更是让所有人敬佩。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甚至有着生命危险,他依然不忘初心,跋山涉水,一定要验证广义相对论。
柏林大学内,普朗克和伦琴相对而坐。
普朗克叹道:“这恐怕会是布鲁斯的唯一一次请求了。”
“他那么高傲的性格,绝对不想把命运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我现在有点明白,他为什么要不辞辛劳,建造科学之城了。”
“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爆发无穷的力量。”
“科学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还是太弱小了。”
伦琴吸了一口烟,眼神深邃,他反驳道:
“我倒是觉得布鲁斯的文章是话里有话。”
“实话实说,科学家也是人,是人就摆脱不了社会关系。”
“科学家虽然可以选择中立,但是到了民族存亡、国家危急的时刻该怎么办?”
“我想再中立的科学家,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当然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是很多时候是逼不得已。”
“布鲁斯曾经说过一句玩笑话。”
“他说:历史是螺旋上升的,科学家负责上升,政治家负责螺旋。”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从根本上看,科学家和政治家的目的确实是不同的。”
“就算布鲁斯再呼吁和平,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我估计也没有多少力量。”
“科学家的最终极任务,应该是专注于上升的那部分。”
“我们的职责是探索科学的尽头,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什么附带的技术,这些技术又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我认为,这不应该是科学家需要关心的事情。”
“国家需要,他可以去造枪炮,国家不需要,他就可以做自己的研究。”
“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哪怕是布鲁斯也不应该把所有责任扛在自己身上。”
普朗克闻言久久不语。
伦琴不愧是老前辈,他的分析非常深刻。
战争、国家、情怀、科学,等等。
这些东西是没有办法说清的。
这不是对与错的简单划分,也不是正义与邪恶的对立,而是夹杂了人类命运的哲学难题。
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个人角度看,科学家可以随心所欲。
从国家角度看,科学家应该拥护祖国,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科学家应该为了全人类进取,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让人类有无限可能。
但是当这些角度互相冲突后,又该如何抉择呢?
普朗克朝着东方喃喃道:
“布鲁斯啊,你写文章的时候,一定也很纠结吧。”
“现在的你,是科学界的第一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无数人的榜样。”
“希望爱丁顿的实验一定要成功。”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混混中文网】《黄昏分界》《云朵和山先生》【技术流小说】《修仙女配谋长生》《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墨墨文学】《游戏搞到一个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