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0】《神木》和《盲井》!
第二天,2002年2月21日。
成名要趁早。
这是行业内一个前辈的名言,陈愈是深有体会的。
40岁成名,和18岁成名,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要成名,那现在跑剧组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幸好,帝都拍戏的影视基地,加起来比横店还要来得多;特别是02年的当下,横店还没有后世那么发展迅猛,很多的电影、央视黄金档大片,都在帝都各大影视城拍摄。
一大早4点半,陈愈就被酒店的闹钟给惊醒了,手机没流行的时代,很多酒店是自带闹钟的。
要说这小子也是少林寺练武出身,没想到20岁时,长得这么小只,跟小受似的。
倒不是说现在的王保强没接角色,陈愈想要截胡。
就干了2年,然后《盲井》一炮而红,《天下无贼》家喻户晓么?
靠,我前世还真的信了。
“大哥,你来多久了?”
“晚上回来,查下这个《神木》!”
旁边有个穿着土里土气的家伙,却是从怀里掏出了2个窝窝头,在身上擦了擦之后,咧着白牙在那啃着。
演员虽然可以演很多的角色,跨越各种极端;但契合度,适合度,这个哪怕大满贯影帝,都不敢说能接任何剧本中的任何角色。
大家聚在这等戏,也已经是一种习惯和电影圈公认的规则。
而后,以1万元极低的价格,买下了这本书的版权。
太瘦小的,跟后世《八角笼中》那糙汉子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王保强看了陈愈一眼,说话还带着浓浓的中原腔:“5年!”
他压根就不知道他父母在后面跟着。
这样的氛围,陈愈真的是久违了,他都已经好久没干这种活了,没想到重生后,还得来一遭。
一想到这,陈愈的内心越发的感觉火热。
好像,叫《神木》!
陈愈前世听一个业内人士聊过,《盲井》的导演李扬是在帝都呆了一年后,在朝阳图书馆成堆的文艺杂志之中,读到了这本书。
这对于他来说,可比一个角色重要得多。
演员,是要为剧本和角色服务的。
不管是横漂还是北漂,群演必须得提前2小时到达指定地点,所以六点前,群众演员是必须要就位的。
前世陈愈做北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天天凌晨3、4点起床,一大早又没有公交车,只能步行。
“这种事,虽然很急,但早晨和晚上没任何区别!”
2月的初春还有些料峭,幸好,北影厂离帝都电影学院不远,走路也就不到1公里,就在北电的后门。
要不是那张脸型很具有辨识度,就这小身板小腿,陈愈差点没认出来。
陈愈不想截胡王保强的这个角色,却想要截胡——《盲井》的版权。
陈愈碰了下王保强,下意识问着。
不过国企改革后,北影厂是一年不如一年,时至今日两年都拍不了一部电影,但门口那地方,却是越来越红火;每天4点多,这里就聚集了无数想要成为明星的“有志青年”!
原因就是最早北影厂拍电影招募群演,就在这门口吆喝。
王保强检查着,还顺势摸了下脸。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陈愈得确定下,《盲井》的开拍情况。
没错了,王保强!
还真的是他。
这一看,陈愈吞下的一口包子,差点没把他给直接噎死。
幸好,他忍下来了。
从80年代开始,北影厂门口就一直是帝都剧组招募群演的地方。
前后,三天时间都没到。
但眼下他的心境,跟前世无疑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这一行,他可以说贼熟。
他眼下,真有一种冲到网吧,想要查看下《神木》这本书版权的冲动。
之所以起那么早,是因为剧组开工的时间一般是8点,陈愈现在一点名气都没有,那他只能去充当一名群演,说难听点,就是死跑龙套的。
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懂?
因为这样的人,在北漂中太常见了,很多穷苦家庭学习不好的孩子,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干群演也能赚钱,就加入了老北影厂门口的大行列。
因为在《盲井》之中,除了王保强这个角色之外,陈愈对男一号宋金明那个角色,更加感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