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甜花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烛浓宵夜残。
案几上,豆大的火苗一跳一跳地,无风自颤。
一阵难耐的沉默里,只觉得如见到热汗的气息蒸腾起来,绕着屋子打旋儿,烘的满堂燥热,似随便打上一火星,就能将整场点燃般,气氛有些绷得紧。
“上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坐在秦桑旁边的钟兴炯炯盯着夏时隐,仔细察言观色,试问道:“楚国......楚国......”
一旁的新月也是细思极恐,心里跟着凉了一片。
是这样吗?新月忍不住看向站在公主身后的楚明霁。他是楚国的皇子,他是不是告诉过公主什么?
可......公主就这么堂而皇之,当着他的面讨论,可以吗?
新月流转目光,见夏时隐勾勾唇角,笑容半真半假,似讥似愁,真跟把刀似的,直将人戳成一把渣。
“将士们守孝,不该是画地为牢的。”夏时隐收拢掌心,语气又和缓下来,甚至带着几分凄凉的豁达,“若国破山河,还提什么尊养上亲?谁捡谁的尸首,说得清吗?”
夏时隐的这番话,其实并未回答他们的问题,可他们认真品味,又觉得好像回答了。
若他们能守好边疆,国兴则家兴,父母至少有个安稳的盛世,徐徐图之,兴兴度日;
可若国破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也许他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成为失去国家的孤魂。
钟兴沉沉叹了口气,他并不否认夏时隐,更明白有些决定如覆水难收,若是上面有了定论,明面上的商量,也不过是知会。
是以,又何必费口舌在此继续争辩为官为将的处事与态度呢?罢!罢!罢!
没人吭声应气,钟兴便将大掌拍在秦桑的肩膀,为着给夏时隐卖了个顺水人情,做起表率。
钟兴道:“秦弟,只有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能换来和平,若有一方真的懈怠下来了,就是给了对方可乘之机。咱们的确是太平了太久,不敏感啦。”
虽然依旧是含糊其辞的表达,可钟兴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这是摆明了要以夏时隐马首是瞻。
秦桑右拳击左掌,如热锅上的蚂蚁,不自觉站起来。
想盘桓几步,又发现路都被自家兄弟堵死了,他在原地左右只能侧侧身,一身焦虑无的放矢。
夏国平顺了二十年,秦桑自己也才二十三岁,他没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心里下意识地以为和平是永远的,直到今夜的提醒,让他不免紧张起来。
这几年,他的心里的确是有些松懈的。楚国内战十三年,打的不可开交,他就没想过楚国还有心思精力来对付夏国。
楚国敢?难道真是越战越勇,反而练就出奇兵悍将?秦桑将夏时隐的意思琢磨了好几遍,才顿悟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和平。
“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大不了就打!”秦桑很是硬气地宣战,一双眼横了一圈,他又想到了才长起来的庄稼,想到了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
那些只有和平才能换来的美好,令秦桑瞻前顾后,再开口,虽然仍是底气十足,到底是声音沉了些:“可不打是最好的。——咱们必须谨慎起来了,至少得能震慑住他们!”
众武将们面面相觑,心里却有着更深的打算:既然选择了从军,他们自然愿意为之一博,刀尖舔血讨前程!
可又怕有劲儿拼、没命享,他们没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实则也忌惮杀伐,畏惧死亡。
大家的目光燥灼而复杂,他们忍不住望向座上,见夏时隐的目光坦荡而坚定,直挺挺瞧过来,笼着他们,罩着他们。
似是将每颗无措跳起来的心,又静静地按回了位上。他们在夏时隐的目光中呆上一会儿,倒觉得那些紧巴巴的情绪被一一捋平。
秦桑终归是坐了回去,捏着拳锤了锤膝头,一双眼也跟长到了夏时隐身上似的,一瞬不错。——他现在就想听这个小白脸正经把话说完。
明溪城外的世界太大了,他守在四方营里,许多事都后知后觉。
夏时隐站了起来,依然纤瘦,可侵占过来的气势却逼人的紧。
“英雄们,从军为将,就是将脑袋别在裤腰上了,今朝不省明朝事,只争朝夕,活在当下。”夏时隐斯文诚挚道:“既一日为兵,一辈子守疆又怎么了?不如就留下吧,户落明溪城,献国忠孝义!”
真如平地起惊雷,落在人心里,炸出一地残败。
记忆里的风雪天似乎也被翻了过来,在那片干燥的、白茫茫的天地里,他们守在城墙上独自放哨,鹅毛大雪一片片落在肩头。
从日出到日落,人被冻在原地,后来肩膀湿地发疼。
艰苦的日子过过,平淡的日子也过过。日复一日,都是在这里的日子。
“户落明溪城,献国忠孝义......”
“户落明溪城,献国忠孝义......”
众人遍遍咀嚼这两句话的重量。
未来事,真不是随意点头就好了,一旦同意,便得以身作则地履行,便得步步卸下,卸下来时的路,卸下惦念的乡,活得没有过去。
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感难以割舍,歉疚难以忍受,更彷徨的是:忘了过去,怎么牢记自己?
小家何其温暖向往。
可若没国,哪来的家。
总要有人牺牲的。
秦桑性子粗直,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不甘心,“楚国真要跟我们打不成?”
又绕回来了。夏时隐垂下手,听见腕间“叮铃”的撞击声,她心思一颤,半拧过头,去看楚明霁。
见楚明霁眉头轻颦,正望着底下一众,目光幽深,似一潭黑水,吸收了所有的动静。
楚明霁在想什么?楚明霁看到我夏国边防一日强过一日,会敬会怕吗?
想到前世,再看今生。夏时隐莫名舒畅,真心道:“这重要吗?不抱以侥幸,也时刻准备着,无论打不打,咱们都得有力回击吧。”
是啊。是的。所以所有武将无一人可以奋起反驳。
因为他们可以守不住国的代价,所以更能深切地理解不可以回答“不”的原因。
“守疆的宿命正是如此。”夏时隐气沉丹田,一字一顿肃穆道:“不是家在哪儿,根在哪儿。是国在哪儿,根在哪儿。”
所有武将们忍不住捂住耳朵。将脑袋埋下,压抑从心里涌到鼻头的酸。
真是不愿意听真话。
人一旦活得明白,就要开始痛苦了。
唯有钟兴站起身,高举双手,抱握成拳,朝夏时隐躬身行礼,毕恭毕敬道:“上官——请赐教。”
就听他说说吧,总是要往下走的,听一听方向,看一看前路。
“那我便实话实说了。”夏时隐的声音沉沉地打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人人生来遵守的唯一天理,其实是如何活下去,以及试图更舒坦的活下去。百姓们并不都懂什么是唇亡齿寒,什么是荣辱与共,是以,难免会猪油糊了心,贪婪走错了路。”
“咱们这儿的一万户兵,听着很多,可比起一城八县的百万人口呢?你们又有多少信心?”
“你们都在营里,百姓们却可走四方。这就容易酿成:你们听不完、看不尽外面的动静,也拿不准到底有多少人与我们不同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