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航路暗淡蓝点》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
“够了。”
哈莉森的声音不大。
“所有的人都觉得我在因为老爹的死赌气。”
无论是保住地平线计划,还是担心反对者的存在。”
其他人有这种想法,我理解,但是……”
地平线计划的成员,还有您,为什么也这么认为?”
他的死是因为实验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新理论本身潜藏的未知性。”
这是需要有人尝试,需要有人承担风险的事情,他作为负责人选择了以身试险。”
我,他的‘女儿’,他的学生,我应该为这样的父亲,这样的老师,感到光荣。”
但是如果……对地平线计划的反对是有预谋成组织的……”
那有没有可能理论没有问题,老爹的死也……”
哈莉森紧握着拳头,她仿佛听见在幽暗的海王星区域,实验星舰爆炸而成的辐射和引力的炼狱中,大半身体已经碳化和蒸发的普洛特·威尔逊正在对自己呐喊着:
“我是被人害死的,哈莉森。”
“没有发现持械人员,二位同志,请放心地站起来吧。”
哈莉森扶着演讲桌站了起来,顺便拉了一把祁光民。
“紧急通讯接入请求。”
“来源,超波通讯基站维护负责人,赵玉衡。”
“接受。”
祁光民按下了绿色的按钮。
“哈莉森学姐,祁院长,请把这个通讯广播出去。”
“什么情况,玉衡?”
哈莉森看着脑机通讯面板中的男生。
“是关于普洛特老师和学姐的提案的。”
赵玉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是什么?”
哈莉森急切地问到。
“学姐,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先把真相放到大家面前才是最重要。”
“哈莉森学姐,祁院长,你们也不想eisa出内鬼这种言论在社会上发酵起来吧。”
祁光民和哈莉森对视一眼后,他用权限将赵玉衡的通讯接入了公用频道。
“同志们,我需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哈莉森·威尔逊同志的提案之所以会在eisa的公网石沉大海,并不是因为黑客攻击或是其他有预谋的,对地平线计划的破坏,而是因为一个月前进行的。”
“超波通讯基站临时维护。”
议事厅里一片哗然。
“嗯……各位,对于超波通讯每隔1~2周就需要进行维护这件事情,我代表基站的工作人员向各位道歉,但是这毕竟是一种试验性技术,超波通讯的稳定性本身就是需要测试和进一步发展的。”
为了让地平线计划这样一个称得上资源黑洞的庞大科学计划能得到公信点,以继续维持资源投入,负责技术实现的部门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人来及时将向四维空间发射引力波的技术转化为“超光速无延时通讯技术”,这就是为什么地球和海王星之间存在着超波通讯频道。
“哈莉森学姐,你当时是直接选择了超波频段传输提案的信息的吗?”
“嗯……”哈莉森的脸有些发烫,“是我当时太心急了……”
“如果超波基站遇上了维护,那么,就只能用常规的通讯手段向海王星那边发布维护通告,所以,学姐接收到通告应该会有4个小时的延迟。”
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约为30个天文单位,信号若以三维世界的光速传播,则大约需要4个小时6分钟,才能到达地球。
“所以……这就是个误会?!”
哈莉森看着面板那一边的赵玉衡,有些发愣,她甚至听不见议事厅里已经炸开了锅的讨论声。
“嗯……很抱歉,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就是这样,哈莉森·威尔逊同志的提案‘消失’背后,没有什么阴谋论和政治迫害,这一切都是一个技术问题。”
最后,我在这里提出一个可能的猜想。”
威尔逊博士的遇难可能是因为与突发故障类似的原因。”
因为我们的检修表明,超波通讯系统的故障与外部的支持结构没有关系,其原因完全集中于内部的奇异夸克核心上。”
“这很可能是在强力-引力转化中的,物理学原理层面的问题,所以,我私心希望哈莉森同志的提案得到各位的考虑……”
“那么,再见,各位同志。”
赵玉衡的通讯断开了。
“哈莉森?”
祁光民看向自己身边站着的女孩。
“祁光民同志,可以把演讲桌,让我用一下吗?”
祁光民点了点头,走到了一边。
哈莉森站到了祁光民的位置上,打开演讲桌上的话筒,看向已经略微平静下来的人们。
“同志们,这场会议有点多灾多难,刚刚那些把各位弄得神经紧张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一个偏执地抱着自己父亲‘遗产’的小女孩所起。”
她紫罗兰色的眸子,平静,但反射着议事厅中的灯光,却又像是燃烧着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一般。
“对不起。”
面对着保持着沉默的听众席,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但是我,有一句话,要在最后,交给各位。”
我儿时从普洛特·威尔逊那里听来的。”
它来自古老的20世纪,但我想,一样适合现在。”
地球,”
穿过议事厅一侧巨大的舷窗,被演讲台锃亮的地板反射着的,地球的影像,与哈莉森小小的身体重合,水蓝色的光影,将她笼罩其中。
是人类的摇篮,”
一架空天飞机巨大的阴影自舷窗外掠过,将哈莉森身上柔和的光芒遮蔽,巨大的阴影远去之时,议事厅所在的环区已经开始沉入地球的夜半球。
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在摇篮中生活。”
对于“伊甸之圆”的内侧环带而言,地球的晨昏交界,是至暗的时刻。
既无地球的反射,也没有太阳的直接光照。
没有了两位“母亲”的光辉,此时此刻,天幕中的繁星,在没有任何云层和大气的太空中,昭然若揭。
这,就是威尔逊博士的……”
哈莉森的心跳,在这一刻,变得很快,很快。
“遗愿。”
回应她的只有听众席稀稀拉拉的掌声。
“哈莉森,你……”
“我已经达成自己的目的了。”
她看着转瞬间平静下来的听众席。
“散会,同志们,休息休息去吧,今天辛苦大家了。”
祁光民用略显疲惫的声音,对着听众席宣布到。
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从2个出口离开这座
“院长,今天给您添乱了……”
哈莉森用带着歉意的眼神看着他。
“这有什么的?”
你这丫头,还觉得自己给我添乱,那个提案要是过了,你要处理的事情可就比我这个咸鱼一样的老东西多多了。”
我倒是希望你们这些小鬼多给我添点乱,这样,我过半个年退休了好歹还能在地球上有点能跟人讲的故事。”
祁光民的话让哈莉森忍不住笑了出来。
“行了哈莉森,“祁光民关闭自己脚底的电磁铁,“这几天就好好玩玩等结果吧,要是通过了,有的是你要做的事情。”
“再见。”
哈莉森目送着祁光民汇入离开议事厅的人流之中。
同样作为体量巨大的科学计划,地平线计划既不像20世纪的曼哈顿计划那样有着明确而十分迫切的需求,也不像23世纪早期开始的“完全合成人类”项目“亚当计划”一样有着完备成熟的理论和前置技术。
在地球国际这个高等教育普及率近100%的社会,所有人都知道“超越光速”是一项多么伟大的科学成就。但与此同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地平线计划”这个实现这一伟业的科学计划,到底还要投入多少,失败多少次,才能摘下那个可以让地球文明成为真正星际文明的圣杯。
所以,大部分公民对于这个计划的态度,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茫然无措”,不仅仅是工作和前沿科学关系不大的人们,科学界的人们,也是如此。
所以,一个“停止,却又不完全终止”的选项,就显得如此契合民意。
哈莉森看着舷窗外,地球上正在沉入暗夜,亮起星罗棋布灯光的半球。
“晚安,老爹。”
策展人书录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