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可不止是导演啊》最新章节。
《仙剑1》的爆火不是没有原因的。
像这种纯属是游戏改编的电视剧,电视剧市场上还真没有这一款。
其次是因为他的仙侠属性,或者说这叫个古装神话的题材不算太多。
事实上,2005年绝对是古装神话剧的爆款年。
比如央视的《宝莲灯》,舒唱主演的《精卫填海》以及带有喜剧性质的《欢天喜地七仙女》。
和神鬼志异的《新聊斋志异》等神剧。
这些剧单独拎一个出来讲,都是后世许多90后的童年回忆。
而且属于后世一回想起来就有许多明星大腕的那种。
江培安制作的这版《仙剑1》注定也会像上一世那样成为许多人的记忆。
《仙剑1》上线的第一天,两集连放,却是让观众十分不爽。
“为什么才放两集啊?后续是什么样的啊?”
“对啊,酒剑仙这个人物到底是好是坏,李逍遥后续的发展是什么啊?”
“平心而论,胡戈配不上我天仙的颜值,娱乐圈都没有几个男的能配上!”
“楼上的,看电视剧就看电视剧,别上升到演员身上啊,我真的服里。”
“不是,三家电视台约好的嘛,多放两集能死是不是?”
“不过瘾,看的一点都不过瘾!”
对于《仙剑1》这部电视剧,所有人都清一色的催更。
但是不管怎么说,电视台规定好每天放两集,肯定不可能再加集数了。
现在的电视剧是这样,每一档节目都有每一档节目的时间,不能多放,也不能少放。
不像后世的网络平台,你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快进还是倒着播放都行。
电视台肯定是指望不上了,于是许多网友就在江培安的社交论坛下留言。
“江导,求求了,求求你们每天多更新几集吧,我真的想看!”
“十年老粉不请自来,看在我粉你那么久的份上,让电视台赶紧更新吧!”
“求求了,我女朋友就想看后续的剧情,我们已经吵了很多次了,你再不多放几集,我们就要分手了!”
各种沙雕网友在江培安的社交媒体账号下方留言催更。
有些不知道《仙剑1》开播的网友还以为江培安的账号被人恶意黑了呢。
虽然知道骚扰电视台和江培安没有用,但是网友们依旧玩的是乐此不疲。
还有些人知道《仙剑1》是从游戏改编而来,于是他们就相约网吧,一起玩仙剑游戏。
《仙剑奇侠传》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在制作第一代游戏时之所以取名为这个。
姚壮宪解释是因为“仙”字代表像赵灵儿这样的人间仙女。
“剑”代表江湖,代表武侠,也是代表李逍遥。
但是他觉得只有两个字不够,便继续取“奇”字,代表苗疆这样奇幻的元素,也是代表阿奴。
“侠”就是侠义精神,代表林月如这样一个仗义的女孩子。
最后加上后缀“传”字,于是就组成了《仙剑奇侠传》这一名称。
《仙剑1》这款游戏发布于1995年,距离今年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所以《仙剑1》电视剧播放的时候,打的也是“仙剑十年之约”这么一个主题。
当网友们因为电视剧更新的太慢而沉浸在游戏世界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之前错过了一款多么精采的游戏。
“我靠,这个游戏实在是太顶了吧,迷宫这一关,我真的玩了一夜都没走出去!”
“呜呜呜,这里面的一些对白实在是太好了吧,还有一些诗词,真的写到我心坎上去了。”
“有一说一,我要是早点接触这个游戏,估计考985就没戏了。”
“楼上的大哥,请问你现在在哪里上学?”
“工地搬砖……”
“人才!”
凭借着电视剧的爆火,《仙剑奇侠传1》再次翻红起来。
也就是这年代没有朋友圈,如果有的话,估计此时早就是满屏截图了。
不过好在这个年代有企鹅空间,所以大量的玩家在企鹅空间里晒自己在《仙剑1》游戏里各种游戏画面截图……
当然,这些玩家的感悟也好,炫耀也罢,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宣传《仙剑1》这部电视剧。
这就是游戏真人化的所带来的流量,老玩家看电视剧缅怀青春。
电视剧的粉丝又去反哺游戏。
当然,如果《仙剑1》像后世的网游,那估计又能趁着这波热度狠狠地收获一大笔氪金大佬的打赏。
《仙剑1》电视剧已经有了大火的潜质,甚至已经有不少圈内人注意到这部电视剧,想好该买哪一部游戏的改编权了。
当然,这也就只是个想法而已,毕竟《仙剑1》才播放两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看后续发展。
圈内人此时在观望,观众们则是在期待后续的剧情。
身为这部剧的主创和灵魂人物的江培安此时却在酒店里密会一个光头。
没错,就是葛大爷。
“葛老师,这是剧本,您先看看。”
江培安把《让子弹飞》的剧本递给葛忧看。
此时的他已经拿到了《盗官记》的改编权,只不过合同正在回来的路上。
所以他此时公开剧本给演员看倒也不算侵权。
“哎呦,当不得老师,江导有事您直接说就成,呵呵,那我就先看看剧本?”
葛忧双手接过剧本,态度十分谦和。
见到他这个态度,江培安心里倒是挺满意的。
葛忧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内向、谨慎、平和、不愿意得罪人。
而这取决于他早年间的一段经历。
葛忧曾经到公社插队过。
他接手的活儿是养猪。这份猪倌的工作,葛忧一干就是两年多。
后来葛忧成名后,他当年的师傅回忆说,葛忧当猪倌时很听话,能吃苦。
养猪是很辛苦的,每天凌晨3点多,天还黑着,葛忧就得起床劳作,但他从不抱怨。
两年多时间里,他一共养了十五六头猪,还学会了垒猪圈、接生、打防预针等……
渐渐地,葛忧开始显露出一些艺术天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喜欢摄影。
那时候在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一个瘦瘦的小伙子端着一台照相机,煞有介事地拍来拍去。
有时拍的是乡村风景,有时拍的是乡亲干活的场景。
而这个人,正是葛忧!
葛忧生性内向不善言辞,父母以为他不适合当演员。
然而,可能是父母的文艺基因太强大,葛忧最终还是走上了演艺之路。
1979年,全国艺术院校开始招生,葛忧想考表演系。
他先后报考北电、中戏、实验话剧院等好几所学校,但都因长相普通、演技一般而落榜。
看到儿子的演员梦屡屡受挫,葛存庄心急如焚,他开始启发儿子:
“长这么大,你觉得自己经历过的最开心、最难过,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葛忧想了想,说:
“养猪。”
葛存庄继续引导葛忧,让他将养猪期间的趣事都一一串联起来。
等葛忧回忆完养猪趣事,葛存壮让他自导自演一个小品《养猪》,作为艺术考试的习作。
两年多的猪倌经历,让葛忧对养猪这件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就这样,凭借《养猪》这个接地气的小品,葛忧赢得了评审老师的青睐。
如愿以偿地踏进全总文工团大门,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养猪,在一般人看来,是拿不上台面的工作,葛忧却从中受益匪浅。
更有意思的是,猪倌生涯也为他后来的命运转折提供了契机。
许多年后,功成名就的葛忧说:
“当猪倌的经历后来改变了我的一生,直到现在,我还很想回到当年插队下乡养猪的地方去看看。”
葛忧之所以能成为华夏电影界的大佬,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仰仗于几位贵人的提携。
这些人分别在不同时期,都对他有过很大帮助。
葛忧的第一位贵人,是冯小钢。
电影圈有这样一句话,“流水的冯女郎,铁打的葛忧”。
由此可见,葛忧在冯小钢心中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