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14章 大争之世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

听到皇帝不是要用西元,余煌提起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纪元之事关乎正统,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当然不愿采用一个宗教的纪元。甚至在余煌看来,皇帝口中就不应该出现这个词,以免影响正统。

不过,听到皇帝让自己要制定一个纪元,余煌顿时为难道:

“臣无能,无法推算出来。”

“陛下宜召集礼臣、大儒,确定纪元元年。”

被余煌的反应所惊,朱由检觉得这件事情不能轻率。但他又担心讨论下去,民间会有人拿来做文章,遂道:

“这件事情确实需要慎重,朕要去祭告天地祖宗,希望能有所回应。”

“礼部和翰林院官员也可讨论一二,明日朝议确定。”

心中已决定不管讨论的结果如何,自己都要以天子名义定下这件事情。免得即将爆发的流贼之乱,会有人喊出“岁在甲子”之类的口号。

临走之前,还发出一道口谕:

“张居正重立起居注有功,荫一位后人起居舍人。”

“让内阁拟旨,发给张居正后人。”

这条口谕和余煌奉命创作的三篇文章、以及确定纪元的事情传到外朝后,不说引起了轩然大波,却也让很多人心思浮动。尤其是恩荫张居正后人,让很多人觉得,新皇帝推崇张居正。

不过,因为是以张居正重立起居注有功的名义,朝臣也说不出反对来。毕竟起居注能够对皇帝有所约束,这对官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而且张居正的政敌已经死了,他本人更是在天启二年平反,恢复故官,准予葬祭。无论是阁臣还是科道,都不会不开眼的反对,阻挠这次恩荫。

人们讨论更多的,还是朱由检命余煌写的文章:

“陛下熟知礼法,遵循古礼,‘二名不偏讳’之说,实是圣贤本意。昔年唐太宗有《二名不偏讳令》,陛下虽未正式发出谕令,却命余状元做文章,圣意尽在其中矣!”

“唐太宗虽有《二名不偏讳令》,但是唐朝的人,可没怎么遵循。要不民部为何改为户部?李世绩又为何成了李绩?”

“更奇特的是李贺,因为他的父亲李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犯嫌名,就被人说需要避讳不能考进士,连韩愈写了《讳辩》都没用。本朝避讳最轻,可谓一大德政。”

“是极!是极!若是仍按前朝,王在晋老先生的后人,那就不能考进士了。而且缺笔之例,也自唐时始。陛下明令不用缺笔,也是一桩德政。”

对于避讳一事,几乎全是称赞。毕竟作为文人,没有人想在写文章时还要小心避讳。明朝避讳之法一向甚轻,除了朱棣的“棣”字需要单独避讳外,其他时候只需要注意历代先帝的名字连起来是什么即可,需要避讳的地方非常之少。如今皇帝登极后重申这一点,甚合他们心意。

但是,对皇帝要求直接称呼名字,却有人表示不解:

“称呼祖籍、官职、谥号,是在表示尊重。”

“陛下为何要禁止这样,让人直接称呼名字呢?”

旁边一人闻言,直接询问他道:

“韩昌黎人人皆知,那么李昌谷的名号,有几个人知道?”

这人当即回道:

“李贺祖籍陇西,死后葬于昌谷乡,难道会有人不知道?”

旁边的人又问:

“那么李安邑这個名号,你可知道是谁?”

这人思索良久,都没想到安邑有什么姓李的名人,正在羞恼之际,已经有人回答道:

“李德裕世居安邑里,其父李吉甫,人称安邑李丞相。”

“世兄拿这样的称呼询问,不觉太过了吗?李安邑之名,可没古籍记载。”

那人却摇头道:

“不然,古籍中有这个称呼。”

“《唐国史补》有云: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号焉。”

“如果按古人的办法尊称,今人就不仅要记住古人的姓名和字号,还要连祖籍、官职、谥号,甚至居住的里坊都要记住。”

“陛下让我们直接称呼名字,其实也是德政啊!”

许多人闻言点头,觉得确实如此。不说那些历史名人,许多人在称呼一些重臣时,对他们的称呼都要斟酌再三。如今皇帝让人专门写了文章,说是直接称呼姓名即可,有重名的人时可以称字。这样称呼其他人时就简单了,最多在表示尊重时,称呼对方表字。

如此一来,有关称呼问题,也没有引起多少争论。但是对二十四小时制和纪元问题,人们的争论就大了。纪元的事情没有多少人敢大发议论,但是日常使用的时间,他们却自觉很有资格讨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时辰自古就在使用。”

“陛下为何要因为自鸣钟,就改用二十四小时制呢?在自鸣钟上加上时辰不就好了吗?”

旁边有人纠正:

“不是改用,是并用。”

“时辰和小时并用,也没什么不好。”

还有人略显自得,取出一块精雕细琢的怀表,向周围道:

“我觉得二十四小时制更方便,时辰反而麻烦,全用数字记录就好。”

“比如现在,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十点二十分,你看有多直观!”

周围人看着怀表,都是眼界大开。以前只听说用钟表计时方便,如今真正见到,才知道到底有多方便。难怪皇帝要采用二十四小时制,和传统的十二时辰制并用。

更有人看着精巧的怀表,内心陷入深思。隐隐明白了皇帝在改元崇祯后,又命人制定新的纪元方法的用意:

“陛下这是在告诉我们,大明已经在计时工具上落后了,必须做出改变。现在不定下二十四小时制,以后人们就会用其他的小时制。”

“纪年方法同理。现在不确定新的纪元方法。以后就有人用基督纪元,记载我们先人的事情。”

“所以陛下要主动变,防止西洋人用他们的纪元,冲击大明正统。”

脑海中隐隐闪过“大争之世”的念头,一些人其实已经意识到,天下不再是大明独尊了。利玛窦等人传过来的西学,让很多大明的读书人,对外界有了新的认识,影响到他们的观念。

皇帝制定新的纪年方法,也可以看做是为了适应变化,主动做出改变。

小说推荐:《从行星总督开始》《重回千禧当学霸》【零点小说网】《轮回乐园》《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洞中避难所》《从长生苟到飞升》《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回到过去做财阀》【梦想文学

《崇祯重振大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狂上门女婿(HP)Forgive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臭县令朕怀孕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唐小说家我在异世界召唤春枝缠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乃万岁!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明末:边军不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宋小农民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倒拔三国谍海无名我在水浒做奸商继兄不善乱世种田日常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家娘子太体贴大明风流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玄天宗修行记事谍战风云录:大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