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32章:朱雄英居然这么‘仁德’?

雨化田漠然接过奏疏,而后放置在朱雄英的案桌之上,

打开一看,朱雄英差点笑出了声。

“北元余孽,如此令人发笑!”

朱雄英摆了摆手,示意雨化田将这封奏疏传到这三位国公一位尚书的手中。

“这....”

李善长看清奏疏之上的内容,瞬间表情古怪起来。

只见奏疏之上,是以元顺帝(明朝史官给的称呼,认为明军攻打大都之时,不加抵抗,实乃顺应天意)的侄子帖塔尔为首的北元余孽上书,请求明朝赠加对于他们生活的银两补贴。

“皇爷爷当年入大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顺应天意,不加抵抗,为安抚民心,皇爷爷并未对于这些北元余孽大加屠戮,反倒是让他们在应天府定居下来,给予保护。”

“如今,居然说什么思虑亲人家乡,遭逢兵乱,唯有酒肉方可寄托,请求加拨银两?”

“这理由倒是清新脱俗呐!”

朱雄英笑得很开心,只是眼神有点冷。

众人皆是面色古怪。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没错,但是...皇太孙殿下,您这说法就有点偏了。

当年明军入大都,洪武陛下为驱逐北元势力,故而继续用兵向北,而那些没能跑掉或者贪恋中原华贵的北元余孽,则是留在了应天府。

洪武陛下对这些人的处置是....养着,看着。这个看...可不是什么保护,而是实打实的监视!

“殿下,此等无礼要求,驳斥了便是。”

蓝玉满不在乎得开口说了一句。

岂料,这句话说出,众人的眼神瞬间有点古怪。

别说,还真不好驳斥。

因为大明...是立国于元朝暴虐的基础之上的。

善待前朝之人,正是提现大明仁善的一个关键之处。

儒家的‘以德报怨’,此刻反倒是成了这些北元余孽保命的挡箭牌。

朱雄英也不说话,只是笑意吟吟得看向胡惟庸。

这个小人,当真是奸险。

“启禀殿下,老臣以为,不过是多拨一些银两,此事无外乎两种处置。”

“其一,禀报洪武陛下,陛下定夺。”

“其二,稍拨一些,正扬殿下监国的仁德之名。”

李善长略微沉吟,而后开口谏言。

这一番话,他也是经过细细思虑的。

让皇帝陛下定夺,自然是最为稳妥。

而让这位太孙殿下拨一些银两,那才是最好的。

看似是扬朱雄英的‘仁德’之名,实则...是他李善长要借这件事,给群臣散发一个讯号,朱雄英对前朝之事,并不敏感。

于此同时,将朱雄英的锋锐气焰,稍微压制一下,也算是不错!

师徒二人的思虑,在这一刻,极为相思。

朱雄英笑容缓缓收敛,对于李善长的谏言置之不理,看向户部尚书杨思义,开口问道:“杨尚书,这些年来,北元余孽的拨款为几何?”

“还有,若是要增加拨款,又要多少?”

这一番话问出,李善长和胡惟庸对视一眼,而后面容沉稳。

看样子,这位皇太孙殿下是服软了。

确实,

涉及到北元余孽,那可是关切到前朝,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杨宪可以比拟的。

再者说,这就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

朱雄英如何对待这些北元余孽,那些个曾经在北元朝堂做过事的官员,可都是等着双眼看着呢!

杨思义面色难看,缓缓开口道:“启禀殿下,每年拨款,不算房屋,仆役,光是银两花费,便是五万两白银。”

“至于增加拨款,五千两怕是不够。”

一成增拨银两,足可见这位户部尚书对于‘不甚在意’的事情到底有多么抠门。

五千两啊!

这够多少百姓安安稳稳过完一整年?

山西的灾民还在风寒之中哭嚎,在北方戍边的明军还未满甲,抠出钱来给这些只知道吃饭的北元余孽,他杨思义的心在滴血啊!

想到此处,杨思义忍不住抬眸,看向朱雄英。

这眼神之中,竟是满满的幽怨。

年纪虽大,但真的像小媳妇儿。

徐达微微咬牙,拳头攥紧。

若非是那个王保保,他将北元的残余军队彻底消灭,大明朝就不用养着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明风流明末:边军不退清末土司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家娘子太体贴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HP)Forgive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臭县令朕怀孕了带着美女闯三国玄天宗修行记事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在异世界召唤朕,剩者为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朕,乃万岁!大宋小农民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倒拔三国春枝缠谍海无名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乱世种田日常我在水浒做奸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