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四十九章 大汉的有为青年(第1/2页)

青春唤不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子,臣以为他们是不是太气盛了?”

郦食其指了指侃侃而谈的小崽子们,满脸都是忧虑,生怕他们闯出大祸。

“气盛?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刘盈哼了一声,这老头简直不知所谓,出的主意差也就算了,还来教训自己!

刘盈懒得搭理他,直接走到了卧龙凤雏们的中间,满怀感慨。

“你们都很好,我很欣慰啊!长辈不争气,咱们就该多担负一些事情,身为人子,固然不能选择自己的爹是谁,却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家要多读书,明事理,做有用的人,干正确的事。绝不能学某些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四处说大话,不是打架就是赌钱酗酒,身为新一代的大汉青年,我们要拿出不同父辈的风貌出来。”

郦食其老脸垮下来,怎么听,都像是在内涵大王……

小崽子们却听得格外认真,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没错,但凡犬父们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没有啊!

“我给大家准备了接风洗尘的筵席,先吃饱肚子,休息一晚,明天就要做事!”

小崽子们齐声答应,嗷嗷叫着,冲向了客厅。

为了招待他们,刘盈准备了五条大黑狗,还用上了樊家的炖肉秘方,简直香迷糊了。

小崽子们眼珠子冒光,狼吞虎咽,一个个腮帮子鼓起,跟一群仓鼠精似的。没等咽下去,就迫不及待夹下一块,生怕被人抢走了。

一番打闹争抢之后,肚子填的差不多了,又开始海阔天空,说着不着边际的浑话,什么项羽不值一提,必须砍下他的狗头,抢来他的乌骓。还有什么大王不会用人,放着这么多贤才不用,干脆拥立太子继位云云……

郦食其连连摇头,恨不得把灌进耳朵的话语都给甩出去,你们还真是胆大包天,什么都敢说啊!

倒是吕泽,他嘴角含笑,一点不意外。

不能说豪不相同,也只能说一模一样。

说来也怪,当初刘季这样,他是一百个鄙夷,如果不是老爹坚持,他才不同意妹妹下嫁……可现在见外甥如此,他只有喜欢,这才是能干大事的好孩子!

吕泽欣然肩负起太子太保的职责,整个洛阳和周边的防务,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此前下邑之战,吕家部曲损失惨重,几乎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

但凡是能活下来的,都堪称精锐当中的精锐,吕泽积极募兵,挑选青壮,充实兵马,积累军械粮草,吕家的实力正在快速恢复。

与此同时,张良也从衡山国返回,见到了刘邦。

“大王,吴芮让臣带来书信,愿意投降大汉,只是衡山国小民贫,兵马也少,只能自保,难以出兵牵制项羽。”

刘邦笑着接过国书,随口道:“寡人本就没指望他能出兵,关键是粮草,他能切断供应,不给项羽吗?”

张良一笑,“吴芮不但愿意,还答应给临江王共敖写信,让他不要追随项羽。”

“是吗?”

刘邦大喜,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楚国旧地有四个王,除了项羽之外,就是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

如今英布和吴芮都站在了刘邦这边,就剩下一个临江王共敖,如果把他也争取过来,项羽当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子房先生,共敖可愿意归汉?”

张良神色凝重,微微摇头,“大王,以臣观之,共敖出身楚国贵胄,如今又被分封在楚国故都,他和项羽不合,却也未必有心归汉!”

刘邦眉头一皱,突然道:“他是想恢复六国旧制,自己当楚王了?”

张良颔首。

刘邦突然暴怒,一拍桌案,破口大骂,“六国六国,六国有什么好?怎么一个两个,都要恢复六国?”

张良一惊,“大王,何事震怒?”

刘邦叹口气,就把郦食其献策,又被刘盈驳斥的话讲给张良。

class=''gad''

张良听完之后,不由得一声长叹,“幸有太子明鉴,不然就要坏了大事!”

小说推荐:《竞选神明》《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白衣披甲》《文明之万象王座》《渣攻改造,BE改写HE》《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秋燥》《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水浒做奸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朕,剩者为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倒拔三国大宋小农民春枝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唐小说家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清末土司王(HP)Forgive我家娘子太体贴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最狂上门女婿谍海无名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异世界召唤玄天宗修行记事带着美女闯三国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乃万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明末:边军不退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