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107节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汴京情事》最新章节。

说什么?

他也不知。

大梦将去,而这宫中的旧人,也早就去了个干净。

如今这阖宫上下,唯有她,竟只有她...是东宫旧人。

是他的旧人。

赵恒面容苍白,眉目很淡,手中捧着一盏热茶。

他看着那大开窗棂外的景致,良久才开了口,“记忆中,好似你我从未有过好好坐下来,喝一盏茶,说一段话。”

燕婉握着的帕子一顿,她把帕子搁于一处,亦倒一碗茶,捧于手中喝上一口。她的声很平,面容依旧平静,“往日,我想说,您不愿听。”

“如今,您愿说了。”

“可于你我而言,终归也没什么意义了——”

赵恒手中仍握着那碗茶,闻言是侧头看她,付之一笑,“你说的对,老来忆从前,终归没什么意思。”

他这话说完,便转过头来,不再看她。

室内很静,两人各捧一盏茶,却一句都不再说。

窗外有风拂过树木,惹来一阵声响...

赵恒搁下手中茶盏,他站起身,低头最后看了眼身边人,终归是一句未说,往外走去。

燕婉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在人跨过那门槛前,却是开口说下一句,“您还记得十六岁的刘燕婉吗?”

赵恒停了步子,是细细想了一会,却也只记得一个灯火下穿着凤冠霞帔,模糊的身影罢了...他摇了摇头,依旧负手在身后,看着那外头的蓝天白云,良久才说下一句,“下辈子,记得嫁个好人家。”

他说完这话,再不留步往外走去。

燕婉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侧头往那窗外的大好天色看去...一别经年,再见之日亦回不到从前岁月。

她合上了眼睛,想起出嫁前,她问母亲,“何为燕婉?”

母亲拂过她的长发,柔声与她说道,“夫妇和睦,为燕婉。”

而后是出嫁那夜,她坐在那百子千孙被上,床前是一对龙凤烛,照亮了一室。而她的面前却是赵恒,他穿着一身醺色正装,面色平静,负手在后...“燕婉,何为燕婉?”

烛火下,她羞红了脸,与他说,“夫妇和睦,为燕婉。”

燕婉睁开眼,她依旧看着那大好天色,一笑了之...

“燕婉之求,求而不得。”

———

同年八月,赵恒于大去宫驾崩。

享年四十有五...

赵恒是在八月一个夜下驾崩的,他死前,身边唯有青衣一人。

而在他混沌之际,他以为记得的应是早年大去宫内,那个拈花一笑的素衣女子...可最后出现在他记忆中的,却是那年宫墙,站在他眼前的那个女子。

“你叫什么名?”

“许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

赵恒看着那虚无之处,许深转过头来,淡声一句,“天是你的,地是你的,妾无处可逃。”

他一笑,伸出手去,“深深,朕来与你认错了。”

赵恒阖上了眼睛,而他悬在半空的手,亦放了下来...

大去宫内,哭声震天。

而未央那处,燕婉从床榻上惊醒,外头有人轻轻拍打着门,口中喊道,“娘娘,娘娘,陛下...陛下,他,驾崩了。”

“什么?”

燕婉的手撑在塌上,怔然不动,半会呢喃出声,“他...死了?”

———

翌日,青衣跪拜于未央宫内。

他双手握着一道圣旨,呈于上空,口中称道,“这是陛下留给您的一道旨意,太子终归不是您的骨肉,可天下赵姓子孙却也只有他一人了。”

“陛下怕他往后亏待了您...是以,让奴把这道传位的旨意,交给您,由您去下。”

燕婉看着眼前那道明黄圣旨,手撑在扶把上,良久才开了口,“他还说了什么?”

青衣一顿,摇了摇头。

燕婉撑在扶把上的手一顿,良久...她转头看着那碧海青天,心中千言万语过,良久却化为一声轻叹。

第101章番外(七)有话说必看系列

永安二十五年,敬帝崩。

刘皇后尊帝意,持圣诏...传位于太子誉。

同月,太子誉登基,尊先帝为襄武帝,尊嫡母刘氏为太后,尊生母史氏为太妃。继任王璋为御史中丞,任户部尚书徐修为相。

同年,赵誉改年号为建平。

———

文德殿。

赵誉坐于主位,他年有十九,面貌俊美...与襄文帝面貌相较,却要显得阴柔些。

他这厢未说话,只端着一碗茶看着两排大臣议事。

待眼循到徐相之时,与他眼神一撞,眼中思绪消尽,化做一个笑,“各位大臣说的都各有道理,却不知...徐相觉得该如何?”

徐修坐在左首位置,他的手中握着一盏茶,闻言是往四下看去一眼。

他未说话,面上依旧是旧年的温润。

可单单四下投去的这一眼,便使得殿内静寂了半响。

待殿内无声...

徐修仍握着那盏茶,他看向赵誉,开了口,“范大人所呈的这道折子,总共说了两桩事。一事是想要更变‘官吏升降制度’,改变往先文官三年一升迁的做法,只把官员中有为、立大功的人,才能提拔重用。”

“这一事,众位大人怕是也认可的。”

徐修话一顿,喝下一口茶,才又说道,“众位大人所争议的,怕是范大人所提出的另一条‘止恩荫,抑世家’...”

他这话说完,旁人自是应和起来。

先前起争议时,说话最厉害的一位胡姓大人,是站起身来,与赵誉拱手一礼,开口说道,“朝中大半官员,皆来自世家,若依范大人所言,这些人何去处?”

他这话说完,另一头的一位冯姓大人便也站起身来,拱手与赵誉道上一句,“范大人所言,亦不是盖了那所有贵族、世家子弟。只是却有不少受恩荫子弟,行纨绔之事,又有包庇、结党之嫌...”

“前几日,汴京城里的几桩闹事,说的便是那明兴侯府的大公子,与那杜大人家的独子以权压人的事。此等之人若亦受恩荫,那么我大宋百姓,如何信服朝堂人,是为民做事?”

“臣以为,为了大宋朝堂清明,大宋子民信服...应限制大官的恩荫特许,以防其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冯大人这处的人,听他这话完,忙站起身同应和人一句,“臣附议。”

“臣亦附议!”

胡大人那处面色自是不好,也各自站起身来,辩驳一二。

这厢吵得不可开交。

赵誉往徐相那处看去,便见他搁了手中茶盏,放于一侧案几之上...不轻不重,却恰好让这满殿人听了个全。

方才尚还在辩论的几人,闻声是低下几分声来,到的后头是化为虚无声。

徐修开了口,是对赵誉说,“两位大人,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自开朝以来至今几百余年,恩荫制便一直都有...若骤然取之,怕是贵族、世家怕是要言论不休。”

“止恩荫,抑世家...”

徐修轻轻道来这一句,便又一笑,“依臣所言,不若把这每年一次的恩荫制度,更迭为三年一次。还有这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的说法,确实也得改改了。”

众位大臣,一听这话,头回未争论什么。

只是互相打了个眼,便又看向赵誉,是要听一听他的意思。

赵誉便顺着徐相的话,继续说了下去,“徐相所言,朕心甚慰...那就依徐相所言,至于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便更为一人入仕,嫡系子孙可荫补二人。”

他这话说完,便又看向众臣,“众位可还有异议?”

两派知晓,这桩事便是这般定了,自不敢再说有什么异议的话...自拱手一礼,道一声“无”。

这事了,这桩会便是散了。

众人往外退去,徐相却是被留下来了。

等着室内退了个干净。

赵誉便站起身来,他走至徐修面前,与人拱手一礼,“徐相不仅是大宋的丞相,更是我的老师。”

他这礼行的甚是有礼,连说话也自称起“我”来。

徐修自是避开了这个礼,他亦站起身来,与人还上一礼,道下一句,“陛下缪赞了,臣承先帝旨意,与王大人辅助于您...这老师一名,却是担不得。”

赵誉便也不再拘于此礼,只邀请起人来,“便是称不得一声老师,却也能叫您一声姑父...姑父帮了朕许多,不若今日留下与朕一道用饭?”

徐修却摇了摇头,他面色不变,只道下一句,“家中有人,不愿让她久等。”

赵誉一怔,后头才回过神来,笑道,“是姑母吧?”

徐修点头,素来波澜不惊的面上,也带了几许笑意...

赵誉闻言,便不再拦人,依旧笑着请人回了...

徐修便再拘一道臣礼,才往外退去,若碰到同僚打礼,便也与人颌上一个首。

他手中仍握着一个笏板,依旧未留步,只身往前走去...外头早有轿子等候。

轿边站着的人,却是青衣。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继兄不善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唐小说家谍战风云录:大宋朕,乃万岁!朕,剩者为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最狂上门女婿明末:边军不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臭县令朕怀孕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在异世界召唤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宋小农民我在水浒做奸商玄天宗修行记事春枝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金玉满唐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明风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