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神医》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
没脑,不知道他的人一定会认为他就是一个疯子,当他把一大袋子大烟土放到晓晓面前的时候,晓晓好玄没有疯掉。
晓晓知道这回慧觉捅的乱子可是不小,人家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进来搜查毒品,更可以贼喊捉贼地把事情完全抹掉,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场给他们销毁,叫他们哑巴吃黄连有苦没处说去,这回好了就等着人家扑天盖地的折腾吧
晓晓当既安排金梅带人把这批烟土扔进通江,这样能以绝后患,可是他们离不开镇子了,这里四处都是杨福成的士兵,虽然没有穿军服,但是人数很多,已经布满了整个镇子。
正当晓晓为了这批毒品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街头对面人群轰动,一个疯子正在那里游荡,他的肩上还是扛着那个装烟土的袋子,脸上抹的全是大烟土,嘴里还叫嚷着这是杨福成的烟土,大家快来拿啊可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因为这里已经被那些便衣给封锁,这些人手里都拿着短枪,他们看着疯子表演,既不上前也不说话。
突然一颗手榴弹落在这群身穿便衣的人群当中,轰隆一声爆炸四处都是烟雾,等趴在地上的便衣站起来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疯子啊
杨福成的人离开庆阳古镇之后,静音师太才和慧觉法师出现,是静音师太把事情告诉晓晓的,她说:"本来她们不知道这些人贩卖毒品,当时只是想破坏他们这次武器交易就行了,这样能组织战争的发生,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发生的事情还真不是他们想象的。
第三十四章
当慧觉从杨福成的船上把毒品抢出来的时候,静音师太并没有在场,这个糊涂僧人没有想到后果,他认为这些好东西应该都给晓晓才对,他本想在晓晓面前骄傲一下,没有想到被晓晓一顿批评,他这才知道这些东西会害了晓晓,当金梅准备去销毁这些毒品的时候,外面已经被人家给控制,当时那个情况他不能再看热闹,索性他扛起毒品走上大街直接把人吸引过去,静音师太发现他处于非常危险的时候,随手扔出一颗手榴弹给慧觉解了围。
大家重新坐下来的时候,静音师太帮着晓晓分析说:"庆阳古镇估计从现在开始要混乱一阵子,杨福成赔了银子丢掉烟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川外军队的人和川北新军的交易是否还能继续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
晓晓接着师太的话说:"为了安全起见,咱们的主要力量必须先撤到百丈崖基地去,看看情况再说,这里留下情报人员,暗中留下眼线看一段时间,如果有什么好消息我们就暗中下手,这样既能挑起他们狗咬狗,又能保存自己的实力"。大家都赞成晓晓的意见,最后就下去分头行动。
还真的让晓晓她们猜对了,庆阳古镇虽然没有进入部队,但是几方势力都把魔爪伸进了庆阳古镇,杨福成的人这几天满大街都是,川北新军某大佬的四姨太在这里办起了一座大酒楼,而且还是吃喝玩一条龙的那种,至于那些杂七杂八进驻的产业是不是其它军方的势力也是很难说清楚。这里本来就是各方势力的听声筒,所以无论哪方势力出现在这里都不应该感到惊奇。
最让晓晓受不了的是,杨福成的那个副官直接找到周光谱说:"他想买下东边那座车马店,周光谱一听就急了,直接告诉他说:"别做梦了这个车马店后面的股东不是你们那个什么营管能惹得起的,还是怎么进来就给我怎么出去,别惹我生气"
他把这些情况告诉给晓晓后才知道自己还是过于冒失了,这不是惹得起惹不起的事情,这是直接给人家创造借口生事。杨福成完全可以借助这个借口一举拿下这个车马店。
但是晓晓并没有怪罪他,晓晓说:"你即使客气跟他们说也不行,他们估计惦记那里很久了,如果我说得不错,杨福成的人不去找你,有可能李福成的人或者王福成的人也会去找你,因为那里是一块肥肉,现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让他们直接折腾起来,只有那样我们才会轻松"。
晓晓如此这般地进行了一番安排,周光谱憋着坏笑走了。
三天后,有人在大街上疯传某大佬的四姨太的酒店贩卖大烟土最便宜,还有人说人家这是没有花钱弄到的烟土,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便宜也会赚大钱,更有甚者在这家酒店门口在吸毒。
消息一传开,酒店的生意马上好起来,四处有头有脸的人都住进了这家酒店。到了这个时候杨福成才断定他的烟土让这个四姨太的人给搞走了,他原来一直认为没有人赶在他的太岁头上动土,现在看新军中的某大佬还真的动了,而且还在他眼皮子底下贩卖,这还得了这不是直接让人家打自己耳光吗而且还是自己伸出头去让人家打的,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川北新军的一个山地旅突然在一天早上被一顿炮火袭击,损失惨重,他们的这点重要家当被人家付之一炬,派人仔细侦查一下发现是杨福成干得,都到了这个时候川北新军上层还不知道因为什么杨福成要这么干。
一周以后,杨福成的三条后勤运送物资船队在苍溪被截,船上士兵无人生还,物资被运走,杨福成闭着眼睛都知道是谁干得。
事情发展到川北新军某大佬在自己的驻地被人打了黑枪,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开收拾,战火拔弓弩张一触即发,省政府部门赶紧派人到双方部队进行协调,但是双方谁都不想让步,一周后战争终于爆发。
当战争的硝烟弥漫起来的时候,晓晓又回到了庆阳古镇,这回庆阳古镇是彻底消停下来,四姨太的大酒店已经歇业,镇上那些疑似的产业也同时消失。
晓晓本来想清闲几天,但是接到静音师太的口信她还是坐不住了。
静音师太是让慧觉法师给她带来口信的,静音师太说:"她的儿子满满前几天得病了,让她尽快赶到峨眉山三清观去"。
本来这些年晓晓一直不知道儿子满满的消息,可是这次却是道源法师派弟子道心来找静音师太的,满满这次可能病得不轻,不然道源法师是不会派人过来的。
晓晓收拾收拾东西就准备出发,她这次只带着四个女弟子,这里她交给了金梅和周光谱,叮嘱他们做事尽量低调,不要招惹事端,大力发展自己的力量。
晓行夜宿,晓晓她们乘坐的船只航行了两天之后就上岸了,去峨眉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她们也没有敢耽搁,直接奔着峨眉山而来。
三清观位于川西高原的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是道教名山之一,晓晓带着四个女弟子来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乐平山下,她们随便吃一点东西就准备上山。
山势陡峭,风景秀丽,晓晓没有心情浏览,她在前面大步小量地走着,四个弟子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足足走上半天时间,她们终于来到了三清观,在门口就碰上了仙风道骨的道源法师,他好像认识晓晓,但是晓晓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道源带着他们走进观内,宾主坐下来后,晓晓都没有顾得上喝茶就开始打听儿子满满的事情。
道源法师捋着花白的胡须开始说话,他说:"满满今年已经八岁,现在的法名叫道印,他和弟子道心都是本师的弟子,当年周家发生了惨案,孩子被我给截下来带到了本观,现在他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学业比他师兄道心还好,这次孩子说不上得上什么病,本道想尽一切办法都没能治愈他的怪病,听说你医术高深,因此才派弟子传信把你请过来这些年没有告诉你孩子的情况,你不会怪罪本道吧"道源说完站在那里看着晓晓,晓晓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孩子能遇上道长是他的造化,我现在就想去看看孩子"道源什么也没说转身带着晓晓她们来到后面僧人居住的地方。
晓晓本来以为这么多年没有见到满满自己已经把孩子淡忘,但是看到满满的那一刻她还是泪流满面,她用自己的衣袖擦一下赶紧上前拉过满满的一只胳膊
第三十五章
满满看到晓晓的时候有点抵触,这么多年他已经忘记了家庭,两只眼睛看着他的师傅道源法师,道源对着他点点头,他才配合着晓晓把胳膊伸开。
晓晓的手搭上孩子的脉搏就确定了孩子有着什么炎症,摸摸孩子的头发现他还在发着低烧,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晓晓开始用手触摸孩子身体的各个重要部位。
从孩子的眼睛上看晓晓排除了肝脏部位没有病,按按胸部看着孩子的表情晓晓排除了胃部有病,听着孩子喘气的呼吸又感觉不是肺部,那就是十二指肠溃疡,但是她还是不敢确定,最后当问到孩子最近吃东西和排便情况时晓晓又排除了十二指肠溃疡,可是到底是什么病呢晓晓也感到为难。
当她正在犹豫的时候,孩子又发病在床上疼得乱滚,看到孩子的情况晓晓马上确定是小肠俎发炎,这是这个时代中医的说法,其实就是现代人说的阑尾炎,如果在现代社会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可是发生在这个年代尤其是道观里他们是治愈不了的,因为这些道人即使道行再高他们也不会给人动手术。这种病治愈不了一旦穿孔同样会死人的
晓晓决定她亲自给儿子做手术,虽然现在还有着炎症,如果现代社会医院一定会打上两天消炎针的,可是想想怕时间晚了会穿孔,到那时自己也没有办法控制。
这种动刀动枪的治病道观里是没有先列的,而且道规里也不允许,最后为了抢救孩子他们做出让步,把孩子抬到后面菜园内一所窝棚里晓晓才开始动手术的。
道源法师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没有见过给人动手术,他一直紧张地站在窝棚外面,其实这种手术对于穿越过来的晓晓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她只用不到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手术,当结束手术的时候满满因为麻醉还在睡觉。
在窝棚外面道源法师说:"我听说过华佗曾经给曹操做过开颅手术,也听过给关公进行过刮骨疗毒,但那是史书上的文字,今天亲眼看见你给孩子动手术,这才对手术治病信以为真。你是我亲眼看见的名师啊如果你的母亲在天有灵她总算是瞑目了"。
晓晓听着道源法师的话好像是话里有话,就直接问他:"法师你是不是还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能否告诉我一下啊"道源没有说什么,转过身告诉道心把道印抬回上房养病,他对着晓晓说:"你跟着我来"转身前面带路。
在道源法师的禅房里,晓晓在地上的一个垫子上也和道源一样跪坐下来,道源法师闭着眼睛说:"我给你讲述一个发生在四十年前的故事吧"晓晓没有出声说什么,也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她知道自己细细地听就行。
道源是得道高僧,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或者不该说什么,所以他才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晓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
道源好像有点无奈,他考虑了半天才开始诉说:"那是四十多年前,故事发生在岭南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后生叫阿顺,他从小就没有父亲,是跟着阿妈长大,可阿妈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女奴,每天都要操很多的劳务,小阿顺总是跟在母亲身后,有他能参与的活他也能帮着母亲劳。
大户人家的规矩太多,阿顺从小就跟着阿妈耳闻目染道也没有什么,随着时间阿顺慢慢长大了,家奴的孩子不用问也是人家的家奴,很快他就被迫离开阿妈去做苦工,穷人的孩子知道的事情早,阿顺看到阿妈天天变老他就想多赚点钱让阿妈歇下来,可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想多赚钱谈何容易。
那一年夏天发大水,村庄被淹,很多人都被山体滑坡给淹没,阿顺背着阿妈逃了出来,他们也没有其它地方去,就躲进一座破庙里,人到是安全了,可是吃喝却成了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阿顺每天出去讨饭,可是大灾之年讨饭也是十户九空,饿肚子成了常态,就在这个时候阿妈病倒了,那年头穷人如果得病只有等死,别说没钱治病,你就是能看见一个会治病的大夫都算是奇遇。
三天后阿妈去世,阿顺埋葬完阿妈就不想活了,这年头饥一顿饱一顿即使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处理完阿妈的后事就一头跳入漓江。
阿顺重新醒过来发现自己并没有被淹死,而是被一条游船上的人给搭救了
这是一户有钱人家的游船,人家是全家人出来游山逛水的,阿顺觉得自己既然没有死去就得好好地活着,他刚刚能够下地就开始在船上干活,船老大很喜欢阿顺,给他吃的穿得还教他如何驾船。
十几天过去后,阿顺已经变成了船上合格的船工,同时他也被这家主人认可,可是他的麻烦也跟着来了,这家主人想让阿顺来他的庄园里干活,而船老大想把阿顺留在船上,这艘游船是码头上老板的,这家主人是租人家的游船,他也当不了游船的家,所以对这个阿顺的使用就出现了争执。最后的决定是由阿顺自己来决定,阿顺说让他考虑一下,他不想当场决定让这家主人下不来台,等他们下船的时候再告诉他们,那样双方都不会觉得尴尬。
可是后来阿顺想想还不如当时就表态留在船上了,因为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没法控制。
那是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阿顺一个人坐在船头的石凳上看着天空,什么时候来人他也不知道,当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已经坐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才知道,姑娘主动说:"她叫阿乔,是船上这户人家主人的女儿,两个人东扯西拉的说到很晚才散,姑
其不隆咚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