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战国乱世情》最新章节。
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即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他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的早年经历。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他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
管夷吾字仲,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学贯古今,他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济世匡时的谋略,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精英,治国能人。春秋时期的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北部,齐国称霸,与齐国的大政治家管仲分不开,齐桓公称霸主要靠了他的帮助。但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的,是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齐国当时的局势很不稳定,在齐襄公诸儿即位的时候,他的长子名叫纠,是鲁国的女子所生。次子名叫小白,是莒国的女子所生,他们两人都是小老婆生育的儿子,处境和地位都很相似,都已经长大成人,宫廷里就商议为他们聘请师傅教育他们,辅导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治国才能。
管夷吾得知消息后,他对鲍叔牙说:“现在我们的国君生养了两个儿子,以后选择君主继承人,不是纠就是小白。我现在与你各自教育一人,将来我们就有依靠了。到了为公子选择老师的时候,我们就互相举荐,争取都当上他们的老师。”鲍叔牙听从了管仲的建议,答应了他。由于他们在齐襄公面前相互举荐,于是管夷吾与召忽成为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成为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襄公为人生活放纵,与出嫁到鲁国的妹妹文姜,依然藕断丝连,想迎接文姜到禚地再次相会。鲍叔牙知道后就对公子小白说:“如果君主有丑闻,就会被全国的民众讥笑,损害君主的威信,如果现在设法制止这种行为,把事情消除在萌芽状态,还可以掩饰过去。如果任其事态发展,继续互相往来,保持不正当的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如决堤的洪水,立即泛滥成灾,不可收拾,你作为君主的公子,应该好言相告,劝劝你的父亲,让他检点言行,适可而止,注重形象和影响。”
公子小白听从师傅鲍叔牙的建议,果然进入宫廷劝告齐襄公说:“过去鲁国君主鲁侯之死,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重要事件,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人们至今也在纷纷议论和传说,不能不让人心烦,不能不让人讨厌。由此可见,男女之间的嫌疑,不可不回避。最好还是洁身自好,免得人们议论是非,说三道四。”齐襄公看见儿子那壸不开提那壸,故意揭自己的疮疤,不禁恼羞成怒,对他大声责骂道:“你这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懂什么?你少在我面前胡说,你该干什么就快干什么去吧,赶快跟我滚出去!”齐襄公一边愤怒地责骂,一边还用脚狠狠踢小白,发怒心中的极度不满。公子小白只得知趣地退了出来,返回他的住处。
鲁国君主鲁侯之死,就是轰动一时的鲁桓公离奇死亡事件。公元前711年,鲁隐公被杀,鲁桓公即位,后来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到齐国,齐襄公与文姜通奸,鲁桓公知道后怒斥文姜,文姜告诉了齐襄公此事。四月,齐襄公灌醉鲁桓公,派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鲁桓公死于车上。事后迫于鲁国压力,齐襄公杀害公子彭生,以平息时下盛传的流言蜚语。
鲍叔牙看见公子小白,从齐襄公那里灰溜溜地回来,知道齐襄公一定固执己见,不会听从好言劝告,把他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腑,拍马屁股拍到牛蹄子上了。鲍叔牙听完小白叙述的事情经过,不得不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对公子小白说:“我听见人们说过:‘有奇好者,必有奇祸’,近赌者近盗,近奸者近杀。看来齐国从此将再以不得安宁,内乱迟早会发生。我们应当早作准备,逃到别国去,躲避内乱,以后再作打算吧!”
公子小白知道鲍叔牙足智多谋,见微知著,很有预见,他就问道鲍叔说:“师傅,你真有先见之明,我们是应该早有准备,但是我们到哪个国家好呢?”鲍叔牙低头深思了一会儿,对公子小白说:“大国人多势众,局势复杂,喜怒无常,不如到小国莒国去。莒国虽然小却离齐国近,因为莒国小,因而他们不敢怠慢我们,距离近则方便往来,如有紧急事变,一早一晚就可以返回国内。”公子小白听了师傅鲍叔牙的提议,喜形于色,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赞赏说:“先生真有高见,你的计谋妙极了!”不久他们就准备好行装,投奔到了莒国,在那里定居下来。
齐襄公听说公子小白离开齐国的报告,也无动于衷,没有派人把他们追回来,对他们听之任之。齐国贵族公孙无知篡夺君主之位,当上国君的时候,他们召唤管夷吾,让他在宫廷里担任重要的职务。管夷吾却婉言拒绝,没有接受召唤,他身边的人弄不明白,询问其中的原因,他对身边的人说道:“他们这群无知的蠢货,刀子都架在脖子上了,还不知道。他们还想连累人?想拉我去垫背,我可不上他们的当,不上他们的贼船,不当他们的殉葬品。”为了远离内乱,全身远害,管夷吾就与召忽共同合谋,认为鲁国是公子纠母亲的老家,就劝说公子纠投奔到鲁国。到了鲁国后,鲁国君主鲁庄公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让他们居住在生窦,按月供给他们金钱和粮食,他们也在那里安心地居住了下来。
鲁庄公十二年春天里的二月,也就是齐国新任国君,公孙无知元年,齐国举行隆重典礼,宫廷里的所有官员都争先恐后,前来祝贺公孙无知新任国君,庆贺元旦,他们都聚集在宫廷里,热热闹闹地举行庆典,官员们看见发动内乱取得成功后,连称和管至父二人,手握朝廷重权,趾高气扬,在宫廷里带班,颐指气使,吆五喝六,盛气凌人,官员们心里对他们很不感冒,十分怨恨和愤怒。
雍廪是宫廷里的老臣,他德高望重,阅历丰富,他通过观颜察色,知道宫廷里的众人,从内心里对公孙无知等人并不信服,他就故意在宫廷散布谣言说:“最近有客人从鲁国来到齐国,他们传说‘公子纠即将率领鲁国军队讨伐齐国。’各位先生听说过这件事吗?”宫廷里的官员都纷纷回答说:“我们没有听说这件事。”雍廪点到为止,欲擒故纵,没有再多说什么
。♂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