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264章 流民四起压力剧增第1更(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

第264章流民四起,压力剧增(第1更)

黄老汉是楚源省一个小村庄的普通农民,家中世代务农,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一条鞭法推行后,原本按田亩征收的实物税改为折银征收,黄老汉不得不将辛苦种出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变卖,以换取银两缴税。

然而,市场粮价波动极大,若是遇到丰收年景,粮价低廉,黄老汉卖光了粮食也凑不够税银;何况现在是灾年,粮食歉收,更是雪上加霜。

更让黄老汉痛苦的是,地方官吏借机盘剥。

他们故意压低粮食折银的比例,强迫百姓以高价购买官定的银两。

黄老汉为了缴税,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贷,利息越滚越多,最终连田产也被迫抵押。

村里像黄老汉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许多人因无法承受沉重的税赋和债务,甚至不得不背井离乡,沦为流民。

如今正是征税时节,村里一片愁云惨雾。

官吏带着差役挨家挨户催逼税银,稍有拖延便拳打脚踢,甚至抓人关押。

黄老汉的儿子因反抗官吏的暴行,被打成重伤,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也倒下了。

黄老汉望着空荡荡的粮仓和病榻上的儿子,心中充满了绝望。

“无生救世,弥勒净土,真空家乡……”

许多变成流民的失地百姓,头戴白巾,喊出了类似的口号。

这一幕幕,在楚源省,以及相邻省份正在不断上演。

而关中的流民军,也几乎要封锁不住了。

“江南和江南之外,已经是两个世界。”

徐青静静听着苏怜卿送来的情报,心中不由感慨。

如今江南之外,民间百姓的生存压力,只有北直隶的情况好一些。

一条鞭法念歪经的现象,不止其他省份有,其实江南之地也存在,只是有徐青和老皇帝坐镇,其他人不敢太明目张胆。

这些事,要说能倾覆大虞朝,那也不至于。

因为现在凭借一条鞭法收上来许多税,大虞朝现在的官军,战斗力比以往强太多。

历来王朝末年,流民军战斗力提升的关键,往往和溃散的官军等加入有关。

流民四起,最大的危害是破坏原本就有问题的税基,使国朝许多基本运转出现问题甚至停滞。

如人之生病,气血堵塞,从而引其他更可怕的问题……

可以说,从一条鞭法施行开始,土地兼并加剧都是必然的事。

但因为能收上税,反而国力会有一段时间上升期。

而且如果能镇压流民得当,还能凭此削减人口,缓解人口和土地的矛盾。

如果没有徐青,朝廷肯定是要对这些失地流民,举起屠刀,狠狠镇压。

说白了,在朝堂诸公眼中,灾民就不是人,而是杂草,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危害正常的庄稼。

另一方面,徐青也收到老辅的信。

里面还有老辅自陈一条鞭法错漏的奏疏。

流民的情况虽然严重,但现在还不至于会动荡天下,而且现在的流民,面对官军,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实力。

但各地的奏疏,犹如雪花一样飞到应天府临时内阁。仿佛各地的官员都有默契,将罪魁祸往一条鞭法扯,虽然事实也如此。

老皇帝面对这些消息,再也无法淡定清修。

应天府行宫——延年宫。

大殿里一片肃穆和寂静,众臣工战战兢兢。

老皇帝神色阴沉似水,仿佛在说,朕把天下交给你们治理,你们就是这样治理的。

霍景亦神色凝重。

梁阁老现在是内阁顾问,没有事权,因此心内很是悠然,但面上还是一脸凝重。

“说说,该怎么办?”

老皇帝扫视众臣一眼。

其他人噤若寒蝉,不敢开口。

这时候徐青微微一笑,出列奏道:“陛下,如今正值盛世,人口充实为历代之最,流民四起,倒也不全是一条鞭法的缘故,而更在于盛世人口太多,土地不堪重负。”

他此言一出,老皇帝面色一缓。

其余臣工不得不承认,还是徐六水平高。

当然,徐青也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接着引经据典,对比当今和前朝的人口差距,以及粮食产量……

反正各方面对比,本朝的土地人口都来到了历朝历代之最。

可以说是三代以来之最。

三代以降第一朝,绝对是非本朝莫属。

老皇帝听完之后,忍不住一笑:“少拍马屁,徐青,你说说这事到底怎么处理?”

徐青道:“陛下,如今全国清田,不说已经尽数完成,但天下膏腴之地,几乎都完成了清田。

臣以为,陛下是千古圣君,又逢盛世。

不如以陛下的名义昭告天下,盛世之土,永不加赋;盛事之民,永不加役。”

他这话一说完,全场哗然。

虽然知道你徐公明一向做事天马行空,出人意表,但这个主意,未免太离谱了。

朝廷不加赋役,遇到难事怎么办?

难不成你徐公明还能凭空变出钱粮和人丁来?

老皇帝倒是神色平静。

他不懂徐青的用意,但他懂人,徐青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的,且看看……

徐青又指着霍景,说道:“霍阁老,你觉得在下之意如何?”

霍景自诩当世清流砥柱,若是在朝堂上公然反对这种有利天下百姓的政令,岂不是毁自己一世清名?

毕竟你们这些士大夫成天说不要与民争利,现在徐六直接让利天下之民,你跑来反对。

合着你们士大夫说的民,还是别的“民”

纵然事实如此,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嘛!

霍景神色变幻数次,心里不太摸得准徐青的意图,但此事好像没什么反对的必要,吃亏也是朝廷的事。何况眼下没有边患,真出事,那也是以后。

毕竟他可太清楚,现在这些流民是成不了气候的。

他随即附和起来。

有了霍景带头,其他人也不好反对。

其实现在朝堂唯一能反对徐青的是玉亲王和吏部尚书王巩,不过现在玉亲王在京师监国,由王巩这等老臣辅佐。

稍微能妨碍徐青的霍景,更是被徐青拿捏得死死的。

所以在南直隶这边,徐青说话,比以前老辅还好使。

徐青的话得到众人支持,随即才是切入正题。

永不加赋役的关键,就是借助清田的黄册,对各省州府的赋役确定一个总额。

如果是灾年,可以由朝廷核实,酌情削减甚至免除,至于丰年,也不会加赋役。

等于老辅制定的那些条条框框全砍了,直接精简政令。

这有点像前朝的包税制,但内核又不一样。

前朝包税制是没有清田的,对于地方的赋役征收只能依赖于地方豪绅。

现在大虞朝刚清田不久,对于底层不是没有影响力,而且还有报纸以及绣衣卫、内厂培训的说书人这些。

总归是能将上面的声音传到下面去。

这也是徐青对绣衣卫和内厂的改造,不再只是监察机构,而且要挥出朝廷中枢的喉舌作用。

不说有多好,至少开了一个口子出来。

若是以往,朝廷有什么好政策,底层根本没有了解的渠道,只能任由官吏盘剥欺负,最后好处归下,怨归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折红鸾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姝宠诱梦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我是主母,也是孟婆离人终成相思意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谬接瑶华枝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落在荒年崽崽很闲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哇!女总裁是皇帝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寻找轮回的你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表妹不欲攀高枝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悍女麴凰驭龙婿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穿越三国:姐妹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