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他到底得了什么病?”
在请来疾医为其诊断之后,萧纪便迫不及待的问。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那疾医面上似乎也布着痛苦和焦急,嗫嚅了半天的唇,才伏倒在地,言道:“报歉,许是老夫学艺不精,这小郎所患之病症极其古怪,老夫习医这么多年,竟是头一次见,请恕老夫无能为力!”
“你不知他得的什么病?”萧纪面露怒色和不悦,“那你所言的古怪又是怪在何处?”
那疾医便道:“这小郎心脉比之常人要慢了三分,老夫刚才为其诊脉时,险些以为他是个死人,却又见他气息犹在,过了一刻之后,脉搏才跳动一次,若是常人,不可能还活在这世上,而这小郎竟然还能安然活着,实可怪哉!”
“你的意思是,他只是看上去像是死人,但实际上还活着?”
萧纪这般问,那疾医忙赶紧点头:“是是,武陵王殿下可以这般理解。”
萧纪沉默了片刻,挥手道:“罢了,你下去吧!我只要他人活着,其他本王无须多问。”言罢,又吩咐下仆给了疾病几锭银子,“此事你也不要告知任何人!”
那疾医连连道是,收了银子后赶紧逃也似的奔出了武陵王府。
这时,又有下仆前来通传:“殿下,门外有一小郎求见殿下!”
说罢,那下仆恭敬的将一张拜帖递交到了萧纪手上。
萧纪打开一看,眉头不禁一凝,讶然道:“陈郡谢氏,谢陵?”
“是,那小郎自称是陈郡谢家的谢五郎君谢陵。”下仆回道。
“这么晚了,他来找本王有何事?”
“不知。”
想到刚回建康时听到的那些传言,萧纪略一思忖,眸中便生出几分好奇和兴趣来。
“请他进来!”
“是!”
谢陵来到武陵王府时已是戌时三刻时分,月已当头,清霜月华铺照下的武陵王府立在东府城西的一处山岗上,与萧正则那金碧辉煌的乐山候府相比,竟显得有些寂廖萧条。
驻足而望,还能看到府中灯火明亮,几盏明灯如萤萤星火闪耀于夜间。
由此可见,与太子萧统一般,萧纪亦不是喜奢华之人,其人少有逸才,武略过人,在萧氏皇嗣之中也算是难得一见的智勇双全佼佼者,前世她也曾与这位王爷打过交道,欣赏过他的忠肝义胆与雄才伟略,很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个人最终也会被权力欲望腐蚀,成为如萧绎、萧正德那般视百姓性命于草芥的狠辣无情之人。
一声嘎吱声响,门再次被打开,门僮挺身而出,道了声:“我们殿下由请!”
谢陵回了声:“多谢!”便随门僮入府,绕过影壁,径直来到了王府大厅,萧纪便在厅中等候。
少年一身玄色长袍,长身立于厅中,不过十五岁束发之龄,却有了久经沙场的果敢刚毅,一股冷厉而沉浑的气息扑面而来。
“陈郡谢氏谢陵,拜见武陵王殿下!”
萧纪转身,眸光清亮,微带笑意,极为好奇的打量向了谢陵:“陈郡谢家的谢小郎君,本王听闻过你的名声,年少时便颖悟通达,辨悟绝伦,八岁时去往罗浮山学道,回到建康,就给了乐山候萧正则一个下马威,并引来雷电之火劈死了董世子与夏候洪这两个恶霸,为自己赢得了美名。是否?”
谢陵便回道:“传言不过夸大其辞,武陵王殿下久经沙场,应当不会相信这些谣言。”
萧纪哈哈一声大笑,也道:“不错,本王确实也不信你身怀什么异术,能引来雷火,不过,董世子与夏候洪死于雷劫乃是事实。”
言罢,他将目光投向谢陵,极为认真而郑重的说道,“本王想知道的是,你是如何设局,令董世子与夏候洪死于雷电之中的?”
谢陵笑了一笑,亦毫不遮掩的回道:“武陵王殿下果然乃超拔清醒之人,不错,是我设局杀了他们,昔诸葛孔民草船借箭,引东风火烧赤壁,陵也不过是效仿先贤,预测天象,借来了那雷电而已。”
“你会预测天象?”
“战国之时便有阴阳家推行五行之说,观察天象,祭祀占卜,便是七王殿下也懂天文相马之术,我大梁人才济济,陛下专设司天台以观星象、占卜国运,可见这预测天象也并非什么奇门异术,应不足以令武陵王殿下惊讶。”
“哈哈哈……天文相马,祭祀占卜,本王确实从来不信这一套,司天台的那些闲人也不过是故弄玄虚骗骗我父皇而已,十个之中有一个能占卜灵验,便已是万幸。不过……”
武陵王言至此,又意味深长的看向谢陵:
“你似乎很不一样,你的预测好像相当灵验,有所谓,勇者毁于兵,智者毁于谋,过慧则易夭,你就不怕你此举引来董家与夏候家乃致于更多人的报复?”
谢陵再次一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指向摆在厅中的那一幅棋盘,言道:“便如这棋上之博弈,你若退一步,对方便置你于死地,武陵王殿下,倘若你如这棋盘之上身处险境,你能做到无动于衷么?”
萧纪愣了一愣,竟是反问了一句:“你懂棋道?”
“棋道亦为雅道,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俾圣教,陵身为士族子弟,怎能不懂棋道?”
萧纪便也指向了棋盘,黑子所处之败势,问:“那你说说看,我这盘棋如何再下下去,可还有解?”
谢陵看了一会儿后,自一香樟木盘中取了一字,置于棋盘中腹右上角处,再收起数颗棋子来,棋盘腹中立时空出一片,但萧纪的眼中却是倏然一亮,竟觉原本被困死的棋局居然变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起来。
与梁帝萧衍一般,萧纪酷爱下棋,见原本无解的死局竟然一字便能救活,他惊喜的看向谢陵,眼中自然多了一分兴趣。
“本王还从未见过如此下棋的,你刚才这招叫什么?”
谢陵便道:“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宁输数子,不失一先’;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萧纪喃喃,忽地又是朗声大笑,“好一句置之死地而后生,你这小郎,还十分果敢有趣,竟似有冷静谋断的大将之风,好,就冲你这一句置之死地而后生,本王允你一诺,
你今日来本王的府邸,有何事相求?”
说罢,他便命下仆端了茶盏过来,端起其中一盏,好整以瑕地的详听。
就听谢陵道:“陵想求殿下,让陵见一人。”
“谁?”
“殿下的幕僚,苏连城。”
几乎是这话音一落,原本姿态悠闲正欲把盏对饮的萧纪手中便是一顿,颇有些意外的看向了谢陵,默了许久,才略有些讥诮的问:“自连城于东宫文会上扬名之后,来本王府邸求见他的人不在少数,难道连谢郎君也有龙阳之好?”
谢陵只笑笑回答:“并无,陵找他也只有一事相问。”
“是何事?”
“请恕陵不便回答。”
萧纪也不再强迫,挥手命下仆将茶盏端下去后,只懒然道了句:“真是不巧,连城初入建康,有些身体不适,已然安寝入睡了,谢郎君只怕要改日再来。”
谢陵便垂眸沉默下来,眼中似有失望,还有一丝萧纪看不透的怅惘。
萧纪饶有兴趣的看着谢陵,似等着她如何说服自己请连城出来与她相见,却听得她忽地低声道了句:“也好,那便让他好好休息吧!”言罢,还补充了一句,“还请武陵王殿下能好好善待他!”
说完也不迟疑,施礼告辞,转身向着府外走去。
萧纪有些愕然,脑海里似对谢陵最后的一句回味无穷,颇有些疑惑而兴趣索然的在厅中伫立了良久,直到一角白色衣袂跃入他的眼帘。
“连城,你可认识他?”他问道。
……
谢陵走出武陵王府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到乌衣巷,而是在离武陵王府百步之遥的河畔徘徊了良久,久到连她自己都不知过了多时,仍不舍离去。
河中倒映出月影,几点星辰浮光随波摇曳,谢陵轻叹了口气,暗道:今世我与连城还会再有交集么?若有,是否还会和前世一样?
若无,他上一世的命运是否又能改变?
几番挣扎徘徊,她才似下定了什么决心,站定脚步,正准备朝建康城南岸方向行去,却忽见一道颀长白影立于眼前,墨发轻扬,肌肤胜雪,一袭白袍衬得人如梦似幻。
谢陵心中骤然一动,刹那间仿佛连心跳都要停止,眼中也禁不住模糊湿润。
“连城,是你?”她压低声音问,仿佛生怕这道白影受到惊吓,瞬间便会离她而去。
她的声音甚至有些胆怯的战栗。
少年这才回头,迎上了她的目光,那如诸神打造般精心描摹出来的五官总让人有不真实的美感。
少年微微含笑点头。
“那你可认识我?”她不禁哑了声音问。
少年却笑道:“陈郡谢家的谢五郎君谢陵,文会上有见过,怎能不认识?听武陵王殿下说,你今日找我有事相问,是何事相问?”
谢陵的一颗心陡地下沉,她所问的“认识”不过是试探之意,是指前世的羁绊轮回,可少年的回答明显的否决了她的猜测。
她也只好莞尔付之一笑,点头答道:“是,我有事要向你求证。”
“何事?”
“太子举办东宫文会之日,你可有去过静远寺?”
“去过!”
“那个戴面具的人可是你?”
“是我。”
“那么制造萧正德杀害吴淑媛之证据的人便也是你了?”
“是。”
未想他回答如此坦然,谢陵微顿了片刻,又望向他的眼睛,问:“你是在帮我?”
“不,我是在帮武陵王殿下,也算是在帮自己。”
听到这样的回答,谢陵心中微微苦涩,也喃喃道了句:“也是,你是武陵王殿下的幕僚,除去萧正德,自然也是为了帮他除去一对手,不过,我却并不认为萧正德会成为威胁到武陵王殿下的竞争对手,连城,你是否能告知我,吴淑媛之死……”
“你怀疑是我?”少年打断问。
谢陵竟觉心口好似被人狠狠揪住一般,忙摇头:
“不,我查过吴淑媛死时的现场,梁上有绳索勒过的痕迹,窗棱灰尘尽散,说明窗子被人打开过,而且窗台上有一细小的足印,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个成年人的足迹,或者说绝不是一个身高八尺的正常成年人的足迹,所以杀她的这个凶手一定不是你。”
“那你来找我是为何事?”
谢陵便道:“吴淑媛是被人悬于梁上之后,那个凶手趁机夺窗逃出去的,而那时,我已离开静远寺,但你还在,你曾经对我说过,你留下来收拾残局,
我想知道,你是否有看见凶手的模样?”
♂狂♂人♂小♂说♂网*♂.du♂shu.k♂r♂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士女成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