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这样。
此时,赵光韧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青年只听了三遍,就把大牌吉他手“幻神”亲自曲的一首新歌,从里到外给扒了,连鼓手一开始暗戳戳的加花儿炫技也没放过!
赵光韧琢磨了半晌,才问:“你是玩架子鼓的?”
“差得远。”
容修没抬头。
赵光韧心说我信了你的邪,又追问:“三大件都会吧?”
“吉他稍好些。”
容修说。
“我们店里有个乐队,”赵光韧试探地问,“我听听你技术怎么样,夜里你试一下?”
刚说完“试”字,赵光韧自己就先愣住了。
怪不得,苍木之前在电话里说“让他试试”,原来老板早就知道,来应聘的青年是玩吉他的?
其实,试听什么的完全是多此一举,光看这个手写谱子,就能看出一点端倪——
就算青年不是专业,也比眼下兼-职的业余小孩强多了,到自家暖场乐队来混口饭吃,应该不成问题。
赵光韧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等容修为谱子做最后的整合,也不知道他涂涂改改在写什么。
“那边的琴能用么?”
容修忽然问。
“电子琴变压器坏了,”赵光韧说,“吉他可能也不行了,太旧啦,还不是民谣的……你要用乐器?前台有,我叫小丁给你拿过来?想用什么?”
“不麻烦了,”他看向角落里的吉他,“那个,缺弦?”
赵光韧拧着眉:“不缺吧,就是搁的时间太长了。”
“那就好。”
容修说着,起身走到墙边。
拿起歪在墙角落了灰尘的古典吉他,弦是尼龙的,他随手空弦扫了一下,开始快速地拧动旋钮调音。
“你打算用这个?”
赵光韧目露嫌弃。
容修回到沙发前,“这是一把好琴。”
“还挺有眼光的,”赵光韧回忆道,“店里特邀过一位古典独奏大家,是一位有名的吉他大师——真大师噢,不是吹的,出过书的教授级,和我们苍老板有一点儿交情——这把琴,是那位老人家淘汰掉的,底下有他的签名。”
容修的目光落在琴箱下方的签名上。
——雷利农。
原来是雷老的旧琴。
全国知名的古典吉他大师屈指可数,雷老就是其中翘楚。
某音大的客座教授,出版过多本音乐教材,上过央视访谈节目。
老人家两袖清风,不爱黄金只爱琴,在京城开了一家小琴行。现在退休了,整天背着吉他四处游玩,生意由儿子打理。
以前dk乐队的乐器,都是从雷老那儿购买的,由老人家亲自参谋把关。
阔别多年,也不知老头子的身体怎么样。
师父。
往日情感被触动,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琴箱上的签名。
容修失神了良久,低声喃喃:“大师的琴,应该好好保养的,我试试音色。”
紧接着,办公室响起一首熟悉的吉他曲。
“???”
赵光韧精神一震,越听越惊讶:“……”
靠,我听到什么了?
有谁会用“珍珠曲”来试吉他音色?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要求:力度均匀,手速极快,全曲轮指。
之所以叫做“珍珠曲”,就是因为这首曲子要有“大珠小珠落盘”的颗粒感。
属于简单模式门槛不太高,但困难模式无上限的曲子。
曲子描述一座宫殿从辉煌到废弃的惆怅与感概。
全程运用轮指技巧,速度越快,越像颤音。
谱子非常简单好记,但想要弹得好听,却相当不易——
如果轮指的力度不均匀,音量不均衡,节奏不准确,音色不统一的话,速度快了就会出现乱糟糟的情况,让整个曲子显得非常“脏”。
另外,在速度够快、够流畅、力度也够均匀的前提下,还要表现出音乐的层次感、呼吸感,以及细腻的感情……
总之,这是相当磨功夫的一首曲子。
外行人弹个热闹,内行人磨个门道。
难,巨难。
所以说,在人前弹奏“珍珠曲”,完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不如来点儿别的用来炫耀——
相对于全曲轮指,从难度上来看,全曲三连音的《爱的罗曼斯》才是古典吉他曲中的香饽饽。
因为它更为简单、大众,新手入门半年即会,而且浪漫动听,旋律讨女人喜欢,是吉他手彰显逼格的代表曲目。
比如,店里乐队的那个吉他手大伟,他经常用《爱的罗曼斯》泡一晚上的妹子,从来不弹别的,一泡一个准儿。
而眼前的青年,竟然用一把落了一层灰的淘汰吉他,轻描淡写地把《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轮了个干净利落?!
关键是这手速,特么得有240+了吧?
赵光韧:“……”
他呆坐在沙发上,应接不暇地看着青年的轮指技巧,只觉头皮发麻,心尖儿也跟着颤。
哪里只是“稍好些”,这是真会玩吉他的人!
古典不靠弦奏法,青年弹奏时的手型和雷老十分相像,右手掌中像握了个小鸡蛋,使得手指活动时更加的轻松自如,十分优雅漂亮。
给人的感觉就是……演奏者绰有余裕,这并不是他的极限。他的真实水平一定更高,手速肯定还能更快。
赵光韧心里拿不准,也不知道他的电吉他水平怎么样。
虽说都是吉他,但古典和电吉他的弹奏手法,大不相同。
青年既然敢说“吉他稍好些”,他的电吉他的水平……难道会更厉害?
直到一个琶音渐弱渐慢,一曲终了。
容修抱着吉他一边拨弄琴弦,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
赵光韧才表情呆滞地看向茶几上那一堆比之前更为凌乱的手写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