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79章 悲催的刘备(第1/2页)

天涯海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79章

悲催的刘备

实际上,早在征讨袁术之前,曹操就开始谋划灭掉吕布了,只不过先有袁术称帝,又有张绣联合刘表威胁许都,这才一直拖延下来。

现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有,

曹操不再拖延,终于要开始动手了。

与程昱、荀彧、荀攸等谋士商议过后,曹操准备先利用刘备为马前卒,让吕布和刘备先打起来。

说起来,曹操心里一直就知道刘备有大志,绝不甘久居人下,

迟早有一天也会成为他统一天下的敌人,所以从一开始曹操便也打算着利用刘备,他将刘备安排在毗邻徐州的一个县城,

便是为了利用刘备与吕布的仇怨,让刘备成为他灭吕布的马前卒。

曹操不需要去忽悠刘备,或许下令刘备去做什么,他只要忽悠吕布即可。

有陈珪、陈登父子为内应,曹操要忽悠吕布太简单了。

陈珪、陈登父子自暗投曹操,为取得吕布的信任,抓住吕布现如今喜好名声,每每宾客宴席之时,便对众宾客盛赞吕布之德,一副竭力为吕布正名的态度,果然得到吕布的信任。

甚至陈珪、陈登父子有意无意离间吕布和陈宫。

有一日,陈宫忍不住了,当面劝告吕布:“陈珪父子乃阿谀奉承的小人,当初在陶谦帐下,

他们就曾暗通袁绍,投机取利,

孛主求荣,

后来被陶谦察觉之后,

差点被杀,只是因为陶谦一时心软才饶他们性命罢之不用,如今又来迷惑于你,你不可不防。”

吕布因陈珪、陈登父子这段时间不遗余力的离间,心里早就对陈宫有了不信任。

如今见陈宫如此说对他‘忠心耿耿’的陈珪、陈登父子,吕布不高兴了,便怒斥陈宫:“你无端进谗,是否想要陷害好人?”

陈宫气得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尼玛他提醒吕布陈珪、陈登父子不可用,在吕布眼里反倒成了陷害好人之辈了?吕布对他的信任何时变得这样低。

吕布不信,陈宫也无奈,只得心中郁闷,道一句:“忠言不入,徐州必大祸不远。”

便甩袖离去。

吕布不以为意,反招陈珪、陈登父子前来饮酒。

没了陈宫进言,陈珪、陈登父子忽悠吕布,更是容易。

这时有徐州边界军士截获一封似刘备写给曹操的书信,实际上是陈珪、陈登父子与曹操谋算好的。

只见信中写道:“奉丞相命欲图吕布,不敢不尽心竭力。但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丞相若兴大军,备当为前驱。严兵整甲,以待诏命。”

吕布看罢,大怒:“刘备匹夫,当日我有意放他从小沛离去投奔曹操,已是看在当初徐州收留之恩,却不想他屯兵徐州边境,意欲与曹操图我!”

“还有曹操奸贼,吾深恨之!”

陈登趁此机会,忽悠吕布道:“将军当先下手为强,不仅要伐刘备,还要奇袭兖州攻打曹操,定可一举而灭刘备,攻下兖州。”

吕布本就是好战之人,被陈登这么一忽悠,当即就起兵了。

命张辽、高顺,曹性三员大将领兵两万攻打刘备,而他自己则领其他六万兵杀向兖州,悍然首先开启与曹操、刘备的战端。

……

关中,长安城。

接到满宠探查来的关于徐州和许都的情报,刘宇哈哈一笑。

蔡琰正好来到门外,听到刘宇大笑,便进来问道:“夫君何故大笑?”

刘宇道:“吾笑吕布被曹操联合陈珪、陈登父子坑死都不知道,还有刘备,被曹操充马前卒,也坑了一把,估计他那好不容易发展起来八千兵马又要全部泡汤了。”

刘宇还考虑着要不要暗中提醒吕布一把陈珪、陈登父子早已投了曹操。

不过,这个念头瞬间又被刘宇抛弃了。

如果他只是打着搅浑水的算盘,那么就应该提醒吕布,一并证据证实,让曹操没那么简单灭了吕布。但他谋划的是收降吕布以及其麾下的张辽、高顺、陈宫等人,那么便应该先让吕布体会到什么叫做众叛亲离,什么叫做绝望,陈珪、陈登父子的忽悠背叛,绝对是对吕布巨大的打击。

正如刘宇所笑。

丰县是曹操安置刘备的地方,距离徐州的小沛很近。

张辽、高顺,曹性兵临城下,刘备区区八千兵马,自知不敌,只能向曹操求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水浒做奸商金玉满唐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朕,剩者为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宋小农民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倒拔三国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玄天宗修行记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明风流带着美女闯三国乱世种田日常(HP)Forgive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谍海无名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狂上门女婿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清末土司王春枝缠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