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分节阅读 23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d奋斗历程中,成为皇叔之前,前期可是一直顶着“卢植弟子”的名头才能混得开。

正因如此,高门大户虽然敞开家门广收门生,但却从不轻授家学。纪瞻提出这个要求,可谓对沈哲子看重至极。

沈哲子昨天也想过许久,纪瞻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家渡过难关,避免沈家屈从于南顿王司马宗,但却万万没想到纪瞻会用这种方式。

吴兴沈氏虽然是土豪之家,但为世人所轻便是清望不著,庶无家学,此前老爹还酸溜溜的表示懒得跟人辩,但其实是无从可辩。要在学术上取得为人称道的成就谈何容易,往往都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积累,历史上吴兴沈家成为真正世所公认的高门,已经是百年之后的事情。

但如果沈哲子一旦成为纪瞻的弟子,那么就有了一个学术上的渊源,此后沽名养誉顺理成章,便不会再有人说吴兴沈氏没有家学。甚至如果纪氏家道中衰,沈家就会成为无可争议的纪氏家学继承人

饶是沈哲子惯于淡定,这会儿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国老,小子我、我实在是实在是当不起您如此厚爱诚惶诚恐”

“我这个老朽,应该也还配为孺子之师。你如果不反对,事情就这么定了。我知道眼下这情况,你父亲也不便赶来建康,你家在这里有什么亲厚长辈,传信让人来我府上吧。”

纪瞻很快就做了决定,又对纪友说道:“家里亲厚的故旧可以通知一下,不要弄得过于喧闹。时间就定在明天吧,择个良时,我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纪友本来对祖父的决定还有迟疑不满,可是听到最后一句后,悲怆又涌上心头,不忍违逆祖父的意思,垂泪应声。

第35章0035汝亦尘中人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沈哲子终于体会到名声在当下这个世道的好处,从纪瞻出收他为弟子之后短短几个时辰内,他的脸已经笑僵了。

尽管老人家要求不要大肆铺张,但从第一份请柬送出后,消息仿佛插上了翅膀,飞快的蔓延出去。随后而来的,就是各类访客。

首先赶来乌衣巷纪府的便是最先得到消息的纪氏族人,纪氏此前曾迁居历阳,而后族人多有离散。但即便如此,此时留在建康城的族人仍然不在少数,虽然各自都有营生产业,但都是依附纪瞻这一支生活,因此反应自然灵敏。

众多纪氏族人汇聚一堂,纷纷向纪友求证消息真伪,询问纪瞻为何有此决定。对世家大族而言,收一个授经弟子,意义不亚于婚嫁之事。他们这些族人,自然有权了解缘由。

对于众多族人的盘问,纪友穷于应对,索性躲进祖父休养的居室中。那群人虽有不满,但也不敢打扰纪瞻静养,便将审视的目光转向沈哲子。

虽然吴兴沈氏近年来声势不弱,但在这些纪氏族人看来,那也次低等门户,纪家与之发生如此密切的联合,是自甘堕落,会引人耻笑。纪家又非没有贤才,何须厚待一个新出门户乡里豪强

在这种气氛下,沈哲子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那些纪氏族人惮于纪瞻,但也没有好脸色给沈哲子,有两名白发苍苍的纪氏老者甚至想直冲进纪瞻的居室,要劝其收回决定。

不过这种被孤立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吴兴沈氏在建康的族人就做出了回应。无论关系亲疏,几乎尽数来到乌衣巷纪府。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礼品,几十辆车尽显土豪本色。

沈哲子能够成为纪瞻的弟子,这对吴兴沈氏而言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所谓的清望,就是通过这种关系建立起来。

此前沈家姻亲至交虽然也都不俗,但大多只局限在吴兴一郡之地,就算偶有例外,也都是次一等的家世。譬如沈充的妻子,沈哲子这一世的母亲魏氏,便是出身会稽魏氏。魏氏早已经衰落,彼此之间关系往来也淡漠。

沈哲子在西陵县整治的那个魏氏子弟魏兴,如果按母系的辈分论,还要称其一声表兄,但彼此已无瓜葛。

正因如此,沈哲子能够拜南士人望之极的纪瞻为师,可称得上阖族的大事。沈家官位虽然不著,钱财却有极多,建康城中虽然略有势弱,但东西二宗合力,便迸发出极大的能量。

乘壶之酒,束脩之礼,春衣秋氅,豚犬鹤鹿,琴棋雅奉,这些合乎礼节的物品都是摆在明面上,送进了纪瞻府中。而那些略显粗鄙但却更为直接的金银钱帛,则以帷布覆之,一箱一箱的抬进来。

纪府侧门这一个院落,几乎堆满礼品,堆积到与墙等高。当然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体积较大的丝绢之类,但在这个年代,绢本就是通行货币的一种。至于金银之类,为货币的职能有所削减,更多是用来筑造器物以储藏馈赠,也同样价值不菲。

纪氏有纪瞻这样的靠山,自然不可能是赤贫之户,也不像侨姓那样颠沛流离后外表光鲜内囊空空,但如此多的财货堆积在一起,给人带来的冲击感和压迫感也是十足的。

在任何年代,能够视钱财如粪土的人,除了寥寥无几外物无求、真正的圣贤之外,大概也就只有囊中羞涩、实在没有经济之能的穷酸了。很显然纪氏族人并不属于这两类,因而对沈家的态度便渐渐有所改观。

此前他们厌恶吴兴沈氏攀附纪家,那是觉得沈家豪富则已,又不会跟他们均财富,反要借重自家的清望声势。现在实实在在的财货入门,心里的些许不满便渐渐平复下来,况且在这件事情当中,他们也实在没有决定权。

尽管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毕竟纪氏所拥有的清望名声那是钱财买不来的,但气氛总算是有所缓和。

吴兴沈家做事倒也有分寸,大量族人到来后只是稍停留,确定消息真伪后,其中一部分族人便离开。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官居清显又或平素略有名声的族人,如此既不至于怯场,也能让对方感官上更加容易接受。

沈哲子负责接待族人,这其中有许多他根本连认识都不认识,但这些族人俨然已经将他当做吴兴沈氏的大功臣,交口称赞。更有一位族叔言道沈哲子出生时便知其不平凡,就差要说临盆时满室红光了。

如果不是时下人拍马屁都要讲究含蓄得体,如此热情,沈哲子几乎都要难以招架。通过沈祯介绍一干族人身份官位,沈哲子对如今沈家的潜力也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如今沈氏为官者,最显赫的居然还不是老爹沈充,而是西宗沈宪,历仕东吴,入晋后先为广陵太守,短暂入朝旋即南归,曾参与平定石冰、陈敏之乱,虽然不及周氏显赫,但也是父子俱侯。如今虽然不执方伯之位,但在台城也是显宦,位高权虚。

虽然东西分宗,但毕竟出于一沈。所以,这种大事沈宪也被请出来,为沈家的头面人物,与纪氏族人应酬交流。虽然已经年过七旬还要大过纪瞻,但大概是久在行伍之中,沈宪精神很是矍铄,白发苍苍仍能谈笑风生。

除沈宪之外,沈家还有另一个族人引起了沈哲子的注意。此人名叫沈沛之,按辈分论乃是沈哲子的族叔,年龄跟老爹沈充差不多,听名字就有一股名士韵味。

而沈沛之也确实一副名士做派,手持麈尾,鹤氅披身,脸色隐有潮红,似为服散症状。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刻意拿捏的雅致之风。

“就是这个家伙了”

沈哲子心中暗道,见识到时下风物多了,越发认识到所谓名士清望的好处。尽管始终不能理解认同,但不妨碍他善加利用。沈哲子自己自然不愿意做那种傅粉服散的名士,却可以包装出这么一个人来。

看得出沈沛之对所谓的名士风范是打心底里倾慕钟爱,但似乎效果不怎么好,大概还游离在名士交际圈之外,混得在族中名声都不怎么响亮。

沈哲子先向沈祯打听沈沛之其人,得知此人既无任事之心,亦无任事之能。此前老爹倒是曾经任其为掾属,但做事乱七八糟,每天在衙署溜达发散。老爹实在受不了这做派,索性再托关系把人送到建康来,由之任之。此后便一直留在建康瞎混,全凭族人接济度日。

得知这些情况后,沈哲子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有些兴奋。若这位族叔是个有志于事功之人,自己反倒不好下手引其误入歧途。但沈沛之这幅品性,已经有了成为名士的前提,所欠缺的只是包装运,请人鼓吹。

至于要如何推出沈沛之,沈哲子脑海中已经有许多想法,制造事件、绑架舆论、大v鼓吹。就算没有后世那些经验,单单当时就有桓温老爹桓彝、谢安伯父谢鲲这种现成的模板,稍加改动拿来就能用。

当然首先还是得刷刷友好度,确保这个沈沛之能够为自己所用,最好是言听计从。这一点对沈哲子而言倒不困难,他走到沈沛之案席旁,做的深呼吸一口,然后说道:“大概是俗人生尘,坐在别处感到气闷,到了叔父身边似有清风徐来,喘息都顺畅了许多。”

沈沛之向来存在感薄弱,闻听此言后精神顿时不同,手中麈尾握紧,指节微微泛白,挪了挪后紧挨着沈哲子坐定,脸上笑容烂漫:“我早知哲子你不是俗人,果然是天生就有不同于寻常人的意趣。小小年纪能够不被眼前的喧嚣尘污遮眼,可见你本身就有不能被遮掩的灵性之光”

沈哲子闻言后眉头却是一皱,大约明白沈沛之为何混不出名声。老生常谈,性格不够高冷。真正的名士可不是要在嘴上叫嚣革命,而是在行为上要与整个世界对立起来,关键时刻要有那种视脸面为身外物的觉悟,怎么能一被人夸就喜上眉梢

真正合适的应对应该是淡淡冷笑,麈尾轻挥,然后再来一句:“汝亦尘中人”如果再玩的狠一点,则要视这种认可为耻辱,掀桌子走人,座中无夫子,安能辨颜回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性情使然,积重难改,沈哲子先跟沈沛之搭上线,然后便没时间搭理他了。

午后,重量级的访客开始登门,首先登门的便是沈哲子此前求见不得的顾荣之子顾毗。早先他不得拜会,眼下却是主客易位,为半个主人与纪友一同出门迎接。

第36章0036德乡为桑梓

顾毗年在四十岁许,继承父爵嘉兴伯,官居散骑常侍,领大著,兼国史。在时下而言,已经是文臣清要显极,居清显之职,无任事之劳。

顾氏同样宅居乌衣巷,因此比较早的得知消息。门生报来此事时,顾毗尚高卧未起,一俟听闻,整个人都无法淡定,只穿中衣冲出居室询问消息来源。

手捧着纪府送来的请柬,顾毗心情复杂至极,首先生出的念头,也和纪氏族人一般,诧异以及不解。不过他旋即又有了自己的体会,纪瞻这个老糊涂,是担心自己死后他那幼孙没了怙恃依托,不能守住家业,所以才为此事,引吴兴豪强为家援。

但这个决定在顾毗看来,是何其的愚笨纪氏往来皆名门,信义之家,哪怕老头子不在了,这些至交的名士肯定也会照拂其孙,怎么可能会发生以枝凌干的乱事

对于吴兴沈氏,顾毗向无好感。自恃豪强,勾连乡人,笃而无礼,门楣不修,家风不肃,胁世邀位,是祸乱三吴的源头。此前他曾奉皇命往武康一行去见沈充,目睹沈氏部曲悍卒列陈,一点士族的清雅志趣都无,这更加剧了他对吴兴沈氏的恶感。

厌恶之余,顾毗心中也不乏警惕和畏惧。以沈家德行不备的家风,一旦得势蹿起,糜而三吴,必然会让世风急转直下,届时必然要压迫顾氏这种清望高门。

心中自觉得计,顾毗自是对吴兴沈氏敬而远之,不与其牵连太深。只可惜他这份对人事的洞悉,能理解看透的寥寥无几,就连本宗的族人都看不透这一点,反而要与吴兴沈氏暗通款曲,眉来眼去,被一时的利害蒙蔽了双眼。

顾毗虽然继承了父亲的荫泽,却没养成父亲的威望,虽然三番五次告诫族人,但这现象却仍然难以禁绝。这让他郁郁于怀,颇有茕茕孑立的感慨,大概能体会到前贤那种恨世不清、醉饮避世的情怀和做法。

虽然有感于怀,但却无人能为知己,怨忿之余,顾毗索性不再理会,闭上门来不理俗事,不与那些眼界短浅的族人同流合污。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纪瞻竟然做出这种令人不齿的阿世之举

“老而不死,为贼矣”

尽管纪瞻乃是与他父亲顾荣一辈的南人名士,顾毗此前对其心中也颇为敬重,但尤其如此,他更加无法忍受老头子堕落至斯,忍不住要破口大骂。

在家中愤怒良久,顾毗觉得自己不能再视而不见,应该要阻止这一件事。不止是为了保全纪瞻的名声,更是为了保障整个吴士团体清誉,不能混入害群之马纪瞻老糊涂了,不能由其胡闹,既然身为顾氏族长,他就有责任、有义务担当成为南士的盟主

怀着这样的心情,顾毗气势汹汹来到纪府门前,正看到那沈家孺子与纪瞻的孙子并肩站在一起迎客。顾毗更加怒不可遏,甚至都顾不上维持士族的体面和风度,不待对方见礼,便冷哼一声,说道:“瓦器也能跟碗同席吗”

这话说得极其不客气,纪友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当即便错愕脸红。

沈哲子也没想到顾毗一上来就摆明砸场子,说实话被贬斥为瓦器他倒不怎么生气,但尤其受不了的是顾毗这种态度。

讲到放嘴炮,沈哲子早已经达到与年龄不相称的段位,当即便回道:“元公树之躯,顾君葬之归土,覆以

小说推荐:《封神:开局被抽龙筋》《青仙问道》《仗剑独行斩鬼神》《圣拳!》《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蔷薇小说网】《晋末长剑》《我在现代留过学》《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金玉满唐臭县令朕怀孕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宋小农民朕,乃万岁!明末:边军不退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继兄不善我家娘子太体贴带着美女闯三国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玄天宗修行记事清末土司王最狂上门女婿朕,剩者为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海无名我在异世界召唤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乱世种田日常我在水浒做奸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