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分节阅读 754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道四弟是不可能把军权还给自己了,更不可能承认有篡位的野心,自己问也是白问,这件事只有去告诉父皇,让父皇来阻止政变的发生。

想到这,李建成迅速离开了齐王府,向皇宫而去。

养心殿,李建成跪在地上,他已经把自己的担心一一告诉了父皇,他希望父皇能收回四弟的军权,采取措施,不要让兄弟相残的悲剧发生。

在李建成前面拉着一面薄薄的帷幔,李渊就坐在帷幔之后,半晌,李渊冷冷道:“你不应该怀疑自己的兄弟,首先你不能有这样的疑心,你要相信元吉,就像朕相信他一样,这件事,朕不想再听你说第二次了。”

李建成只觉浑身寒冷刺骨,他的心就像坠入了黑暗一般,无底无尽的深渊,让他有些绝望了。

第八十三章隋唐大战十三

更新时间:201341820:52:08本章字数:5508

夜幕已悄然降临,李建成负手站在窗前,目光忧郁地望着窗外,隋唐大战的战火已经渐渐逼近长安,他很清楚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可是就算要结束,他也不能让曾经的大唐帝国蒙上耻辱,要在堂堂正正中结束,这是他的责任,无论是谁也不能给唐王朝带来最后的羞辱,不管是他的亲兄弟,还是他的父亲,都绝不能允许。

这一刻,李建成的心渐渐变冷了、变硬了,他捏紧了拳头。

“殿下,武参军求见。”

一名侍卫在门口小声禀报。

李建成点点头,“带他来见我”

片刻,几名侍卫将武士逸带了上来,武士逸单膝跪下,“参见太子殿下”

李建成回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问道:“齐王哪里有什么消息”

李建成之所以知道齐王准备兵变夺位,消息便是从武士逸这里秘密得到,武士逸虽然是李元吉的五人组之一,但他毕竟是武士彟之兄。

虽一时糊涂答应为李元吉策划,但很快便醒悟过来,李元吉就算成功登基,也会落下千古骂名,他不愿背负这样的骂名,便将李元吉准备兵变的消息秘密报告了李建成。

“回禀太子殿下,李元吉已经放弃兵变,改为宫廷政变。”

李建成心中一惊,他并不担心李元吉发动兵变,他知道四万军队虽然听李元吉的军令,但这是因为父皇的命令,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父皇手中,发动兵变,长孙顺德第一个就会跳出来反对,段德操也不会答应。

但发动宫廷政变却是另外一回事,只需用李元吉招募的死士骁勇便可以办到,一旦父皇被他挟持,他用父皇的名义下达旨意,很多事情就糟糕了,这让李建成的心中紧张起来。

“他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齐王准备先挟持圣上,然后矫诏把秦王召回来处死,最后才对付太子殿下,具体动手时间卑职不知。”

李建成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又问道:“齐王招募的那些死士骁勇,你能指挥吗”

武士逸摇了摇头,“卑职虽然参与招募,但指挥权在李德仁手中,而且也只有齐王能调动,卑职指挥不了。”

这有点难办了,李建成凝视着屋顶,现在的问题是他手中没有兵权,东宫只有五百侍卫,而军队他指挥不动,军队只听父皇的命令,偏偏父皇又不肯相信自己的话。

怎么办李建成一筹莫展,他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脚步,心中涌起一个念头,自己为什么不能利用秦王府侍卫和唐风来对付齐王

秦王府内此时只有三百名侍卫,专门负责保卫秦王家眷,另外还有数百名唐风成员,他们并不是军队,分布在京城各地,由张公谨出任唐风总管,此时在唐风楼内,张公谨正在读一封李世民刚刚送来的紧急信件,他神色严肃,信件中给他交代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在这时,有士兵在门外禀报:“张总管,太子殿下派人来,说有重大事情和总管商量。”

张公谨放下李世民的信,尽管信中的要求很急,但秦王也吩咐过他,要密切关注东宫和齐王的动静,这也是大事,张公谨一阵头痛,各种重大事情一起压在了他的肩头,让他有些吃不消了。

不过这么晚了,太子殿下派人来,必然是有大事,张公谨立刻吩咐道:“让他去会客室稍候”

张公谨放下李世民的信,又用一本书将信压住,这才起身向会客室而去。

会客室内,东宫詹事王圭正背着手凝视着墙上的一幅画,东宫詹事是东宫最高属官,一般是由太子的心腹担任,王圭是两个月前才被提升为东宫詹事,他目前是太子的第一心腹。

这时,门口脚步声响起,张公谨快步走进了会客室。

“原来是王詹事,失礼了”张公谨连忙拱手道歉。

王圭回一礼,忧心忡忡道:“事情紧急,所以不请自来,还望张总管多多包涵。”

“请坐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一名侍卫送来了香茶,王圭却没有心思喝茶,低声问道:“请问张总管,秦王殿下知道齐王的事情吗”

“齐王有什么事”张公谨当然知道什么事,他故意装糊涂问道。

王圭凝视他片刻,压低声音道:“齐王要发动宫廷政变了,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秦王。”

“有这种事情吗我怎么怎么不知道”张公谨似笑非笑,他猜到了王圭的来意,心中有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太子想和秦王合,斗了这么多年,现在居然要携手对付第三方。

王圭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此事很难让人相信,但此事绝密,肯定是真。”

“好吧就算它是真,你想让我怎么办”

王圭一咬牙道:“太子殿下的意思,先下手为强,我们两家联手,一起铲除齐王。”

王圭走了,张公谨依然坐在会客室里,他需要理清楚眼前的乱局,如果真的和太子联手铲除齐王,那秦王的利益怎么保证张公谨叹息一声,连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不过有一点很清楚,在秦王殿下没有指示之前,他什么都不可能答应。

张公谨背着手慢慢走回了房间,随手从桌上取过一本书,一下子看见了书下面还压着秦王殿下的信,他先是一怔,忽然猛地给自己一耳光,这么重要的事情,他竟然忘记了。

一个时辰后,一辆马车迅速从秦王府侧门驶出,借着夜幕的掩护,向都会市方向疾驶而去,不多时,马车在都会市旁的漕河前停下,漕河码头上停着一艘五百石大船,船上站着二十几名带刀侍卫。

张公谨翻身下马,上前将马车门打开,两名侍女先下马车,又小心地将一名年轻扶下来,她怀中抱着一名年幼的孩子,看了一眼大船,回头问道:“张总管,我们为何不能坐马车离去”

“回禀王妃,城中局势很紧张,掌管城门的金吾卫已经被齐王控制,我们担心会对王妃不利,坐商船离去最为安全。”

“那殿下怎么办他安全谁来保证”

张公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只得安慰道:“请王妃放心,殿下已经有安排,不会出什么事,卑职可以保证。”

“好吧张总管也请自己多多保重。”

“多谢王妃,卑职会照顾自己。”

秦王妃上了船,大船慢慢离开码头,沿着漕河向城外驶去

武士逸的府宅在平康坊,他骑马离开东宫,直接返回府宅,此时大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的前夕,长安内外交困,每个人都沉甸甸的,武士逸也不例外,他为自己不幸卷入齐王叛乱一事而懊恼,他很害怕因为自己而毁了武家的名声。

他心中有事,马的速度也不快,不多时,他已到了平康坊大门,正要进坊,忽然一辆马车从他身边驶过,从马车车窗里探身出一人,手执木棍,狠狠一棍砸在武士逸的头上,武士逸闷哼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

马车里跳下两名黑衣大汉,直接将他拖进马车,另一人骑上他的马,马车加快速度,向黑暗里疾速而去

房间里,武士逸被打得遍体鳞伤,被按跪在李元吉面前。

“你这个浑蛋你竟敢背叛我”

李元吉脸上铁青,眼中露出凶光,狠狠一剑向武士逸刺去,武士逸一声惨叫,长剑刺穿了他的身体,缓缓倒在地上,李元吉抽出剑,反手又是一剑刺穿了他的后心,武士逸当即毙命。

“把他拖出去喂野狗,这就是背叛我的下场”

李元吉怒吼着,命令侍卫将武士逸的尸体拖出去,这时,王叔宝快步走进了大堂,他看了一眼武士逸的尸体,心中有点不安,武士逸是他拉进来了,他会不会受到牵连

他见李元吉脸色似乎并不仇恨自己,连忙躬身禀报道:“殿下,宫里传来消息,就在今晚,太子去了养心殿,向圣上秘密告了殿下的状。”

“他果然是想对付我”李元吉一阵咬牙切齿。

李元吉又转身问道:“那父皇怎么说”

“圣上不相信太子的话,说太子是为了夺回军权,居心叵测”

李元吉狞笑一声,“看来老爷子还挺信任我。”

“殿下,太子已经知道了殿下的企图,我们不能再耽误了,要防止太子抢先下手。”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先对付东宫”

“先对付秦王”

王叔宝连忙道:“太子只有五百侍卫,所能发挥的用并不大,关键是要先控制圣上,让他下诏把秦王调回来,然后再对付太子。”

“可是太子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秦王,秦王有准备而来”李元吉目光凌厉地盯着他。

王叔宝叹了口气,“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不冒风险,秦王和太子一向是仇敌,彼此不信任,秦王未必会相信太子的话,可如果我们动了太子,那就是满朝文武皆知,那时秦王就真的有准备了。”

李元吉背着手走了几步,王叔宝说得有点道理。

“殿下,或者我们可以这样。”

王叔宝又补充道:“我们可以买通近侍,使圣上不幸病危,朝廷自然会通告秦王回来见圣上最后一面,也不用我们矫诏,这样更加万无一失。”

李元吉背着手走了几圈,他眯起眼狞笑一声,“就这么办让父皇离驾崩还差一步,我再写封信给秦王,我就不信他会不回来抢皇位”

第八十四章隋唐大战十四

更新时间:20134198:59:32本章字数:5287

浅水原,隋唐两军的对峙已经到了第五天,但铜官道的不利消息传来,使战局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唐军很明显无法再对峙下去,最后决战的压力重重地压在唐军的身上,他们变得被动起来。

对李世民而言,还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局严峻,长安城内还发生了更严峻的危局,齐王李元吉意外夺取了长安四万守军的指挥权。

唐风传来急报,齐王蓄养了两千多死士,这几天正在分批向城内的齐王府秘密转移,

所有的情报都指向一个事实,齐王很可能正在策划一次重大行动,李世民心中很清楚,这个所谓的重大行动,只能是一个,齐王要夺位登基。

大帐内,李世民正在看一份张公谨刚刚送来的情报,太子派詹事王圭来找张公谨,希望东宫和秦王府联手共同对付齐王。

长安局势的持续恶化令李世民忧思难安,但他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眼前的战局,他的对手是杨元庆,兵力精锐,人数也比他多近两倍,如果这一战再失败,大唐就真的完了。

战局的危急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应战,而害怕失败的担忧又使他迟迟下不了决心,他处于一种极度痛苦的两难境地。

这时,房玄龄背着手慢慢走了进来,他进李世民的大帐可以不用禀报,他走到李世民不远处,目光怜悯地望着李世民,这个年轻主帅已经两天没有睡觉了,真不想把更坏的消息给他。

李世民正摁着额头沉思,忽有所感,一抬头,看到了房玄龄,声音有些嘶哑地问:“先生有什么事吗”

房玄龄凝视着李世民因失眠而熬得通红的眼睛,他低低叹口气道:“殿下对铜关道的隋军不在意吗”

李世民摇摇头,“我怎么可能不在意,只是铜官道的危机还在我的可承受范围内,他们毕竟只有一万军,而且是程咬金率领,我想他应该不敢冒然攻打长安,最多在关中耀武扬威,只要我们封锁消息,士气就不会受到影响。”

房玄龄咬了一下嘴唇,“我劝殿下还是发动攻势吧不要再等待了。”

李世民一惊,他感到一丝不妙,房玄龄从来不会这样说话,这是怎么回事他凝视着房玄龄的眼睛,缓缓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房玄龄微微叹息一声,“刚刚接到最新消息,史万宝献潼关投降隋军了。”

李世民只觉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几乎要晕厥过去,房玄龄连忙上前扶住他,“殿下”

李世民推开他的手,摇摇头,“我没事”

他深深吸了口气,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东线失守,关中大势已去,他们真的完了吗

李世民霍地抬起头,注视着房玄龄,“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办”

房玄龄心中叹了口气,其实他几天前劝过李世民,孤注一掷,和隋军决战,如果能取胜,那么在击溃隋军主力后,立刻赶去支援东线,或许还有那么一线希望,但李世民没有采纳自己的方案,现在东线已失,大局几乎已定,他们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了。

但房玄龄不忍让李世民绝望,他沉声问道:“殿下

新书推荐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最狂上门女婿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明末:边军不退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朕,乃万岁!谍海无名(HP)Forgive朕,剩者为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金玉满唐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乱世种田日常清末土司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继兄不善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异世界召唤玄天宗修行记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谍战风云录:大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春枝缠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明风流大唐小说家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宋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