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分节阅读 54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

到,这让杨广很不高兴,长从洛阳赶来,晚到情有可原,但杨暕就在京城,他怎么也迟迟不来

他担心父皇等急,便急急向父皇的寝宫而去,杨广住在北斗殿,距离杨坚所在的大同殿较远,他的东宫侍卫都在山脚偏殿,身边只有四名贴身侍卫保护他安全。

仁寿宫的防卫极其严密,太及亲王的侍卫皆不准入内,只是因为杨广长期住在仁寿宫,皇帝杨坚破例准许四名东宫侍卫保护他的安全,就算是这样,这四名侍卫也不准离开北斗殿。

而仁寿宫内的防卫由左卫担任,六千左卫士兵分六班轮流执勤,每班执勤六个时辰,当然,仁寿宫外围还有数万禁军驻守,将整个仁寿宫区防御得跟铁桶一般。

一路长长的回廊之上,站满了身材魁梧的左卫士兵,不断有人高喝,“太殿下觐见”

这是在提醒内宫回避,杨广走到父皇的寝宫台阶前,他站住了,此时父皇的嫔妃都在床榻边,他必须等她们退下,得到同意后能进去,片刻,宦官赵进德出来,上前给杨广施礼,“殿下,圣上宣你觐见”

“赵公公,圣上的情况怎么样”

赵进德神色黯然,他摇了摇头,“太医说,可能就这两天了。”

杨广心中不胜唏嘘,步履沉重地向宫内走去。

龙榻前,杨坚的嫔妃都已退下,只有几名宦官服侍左右,杨坚此时已枯瘦如骨,面如金纸,已到油尽灯枯之时,他连一点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闭着眼,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

人之将死,杨坚这两天脑海想到的,都是已经逝去的亲人,他的父母双亲,他的阿阇梨,和濡沫共处几十年的老妻,但他还是不放心,他一手开创的大隋江山刚刚建立,还有太多大事没有处理,这些大事凶险异常,一个不慎,就会使他开创的江山覆灭,他执政二十几年,始终未能下手,最终只能把这些事情交给了自己儿。

“陛下太到了。”

耳畔有宦官轻轻提醒他。

杨坚微弱地睁开眼睛,见儿杨广跪在自己面前,满脸泪水,他微微抬起手,抚摸儿的脸庞,慈爱地笑了,低声低微道:“痴儿,朕要去见你母后,这是好事啊”

杨广握住父亲的手,泪水扑簌簌落下,最后他失声痛哭起来,“父皇”

杨坚此时头脑异常清明,他声音低微道:“朕还有几句话要交代你,叫他们退下”

杨广点点头,对四周宦官和宫女道:“你们都退下”

十几名宦官和宫女都退了下去,寝殿内只剩下杨广一人,杨广哽咽着声音道:“父皇,儿臣谨听父皇训诫。”

杨坚叹了口气,缓缓道:“自永嘉之乱以来,南朝北朝更迭纷纷,终无一朝善始寿终,原以为魏能长久,但仅百年又被周齐所代,昔日孝文帝也思改革,却误入歧途,以致门阀之风再起,宇文泰建关陇门阀,得以最终立国,可它还是毁于门阀之手,天下毒瘤,莫过于门阀,门阀之毒又莫过于关陇,朕执政二十年,始终奈何不了他们,皇儿,关陇门阀是我大隋心腹首患,谨记”

杨广默默点头,这一点他心里很清楚,“儿臣已经决定,儿臣主政后就尽快迁都,将朝廷中枢移出关陇。”

“朕也想迁都,奈何制肘太多,皇儿须慎重谨行,不可操之太急。”

叹息一声,杨坚又低声道:“大隋心患之二就是北齐旧地,胡汉混杂,大多是六镇孙,彪悍之风犹在,这些人不服教化,一遇风雨便起兵起义,你要万分小心,善待他们,宽以待民,不要给他们起兵的借口。”

杨广却并不太赞成父皇的想法,在他看来,宽仁相待只是使矛盾后延,就算他当政时不乱,那以后呢他的孙怎么办六镇已过百年,强悍之风依旧,可见并不是教化就能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将这些六镇后裔杀绝,不留后患,但这话他不敢说。

杨坚又道:“大隋心患之三是草原北虏,突厥始终是中原心腹大患,永嘉之乱也是由北胡引发,草原一旦寒冷,北胡必然南下,我大隋建国之初,也几近被突厥所灭,启民虽是大隋扶持,但胡人多变,不可轻信,须刚柔两手并举,加强防御,长孙晟和裴矩都是治胡良臣,你可重用之。”

杨广点头,“儿臣铭记于心。”

杨坚长长叹息一声,“朕思秦之短暂,又思汉之四百年,感触良多,秦以法治国,强暴而不施仁义,以致天下大乱,汉初以老庄无为而治,后武帝又尊儒术得以中兴,最终实现长治久安,皇儿,你要谨记,法以治人,儒以治心,这是汉法治国之道,是我大隋长治久安之本,朕治如初汉,已使国富民强,希望你能成为汉之武帝,实现大隋中兴,完成朕未尽之事业,驱除胡虏,恢复汉统。”

杨广给父亲重重磕了两个头,“父皇金之言,儿臣铭记于心。”

杨坚握住杨广的手,费力地喘息道:“还有你的兄弟,你要善待他们,你大哥虽不堪大用,可给他富贵终老,这是朕唯一拜求你之事。”

杨广垂泪道:“儿臣安敢忘记手足之情,不用父皇嘱咐,儿臣自会善待他们。”

停一下,杨广又问:“父皇可想见一见大哥我命人去接他来。”

杨坚欣慰地笑了,“你有这心就行了,朕已让柳述和元岩去接他,应该快到了吧”

说到这里,杨坚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杨广连忙叫宦官进来服侍,杨坚摆摆手,“你去吧朕累了,想休息片刻。”

“是儿臣告退。”

杨广慢慢退了下去,这时他见屏风下裙裾翻飞,这是陈贵人从侧门走入,他连忙加速退下,却给一名小宦官使了个眼色,他退下去了,很快,陈贵人走了进来,陈贵人也是陈后主之妹,陈朝灭亡后,她没入进宫,她长得天香国色,颇让杨坚喜欢,只是独孤皇后管束严格,杨坚无法得手,独孤皇后去世后,陈贵人立刻得到了宠爱,尽管她此时已是三十出头,但风韵犹存,杨坚病重,她一直伺候在旁。

她见杨坚咳嗽得厉害,连忙轻轻给他敲拍后背,抚平前胸,杨坚慢慢平静下来,她有些埋怨道:“陛下,你干嘛和太说这么多话,你要休息,他不知道吗”

杨坚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妻,他笑了笑道:“朕想和太多说几句话,他很孝道,也很体谅朕,不是你想的那样。”

陈贵人非常不喜欢杨广,她自幼生长在陈朝深宫,所受教育都是长幼有序,嫡长为先,她对废嫡长立次极为不满,更重要是,当年是杨广率军灭了陈朝,使她心中对杨广总有那么一丝敌意。

“陛下,臣妾觉得还是长勇更宽厚仁慈,陛下不应轻易废嫡。”

杨坚叹了口气,“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傻话。”

“可是臣妾觉得只要陛下有心,什么时候都来得及。”

“不要再说了”杨坚疲惫地摇摇头,“太是国本,焉能轻动,朕只想和长最后说说话,以尽父天伦。”

杨坚不想再说话,闭上了眼睛,陈贵人只得坐在一旁发征,她忧心如焚,一旦圣上驾崩,她该怎么办

注一:杨广侧妃所怀的孩就是历史上的杨妃,吴王李恪之母。

注二:陈贵人就是宣华夫人,杨坚在世是封贵人,去世后遗诏封宣华夫人。

注三:隋唐演义中,李密玺换萧后,可萧后当时已经五十二岁。

注四:仁寿宫的地图没有找到,老高是按华清宫的地图来写。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关于仁寿宫之变,老高的一家之言

更新时间:201261410:36:02本章字数:2970

很多史书上说,杨广在仁寿宫调戏宣华夫人,还说他和杨素的si信误传到杨坚手中,引发杨坚震怒,要再重立杨勇,最后杨广弑父jn母,老高认为,这些纯属扯淡。

事关社稷国本,杨坚再白痴,也不至于临死前,听了女人一句话,尚不知事情真相,就要再换太。

杨坚已经和大臣歔欷辞诀,杨广写纸条命杨素安排后事,稳定朝政,这是很正常的事,杨坚又有什么必要震怒。

一般写正史都应按照当时的史官记录来写,难道杨广就这么愚蠢,当了皇帝还会把自己弑父jn母的宫廷记录留给后人去写史况且还是那么隐秘之事,居然被后来人写得那么栩栩如生,宫女的表情,宣华夫人的表情,宛如亲眼所见。

一个三十五岁、已经当了祖父的一国储君,会在即将登基之前,调戏一个已入宫十六年的老女人而且还是他名义上的母亲。

如果杨广真是荒y无耻之人,或许有可能,但杨广真的是这样的人吗我们可以用证据说话,最好的证据就是荒y无耻的副产品,所生的女,这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如果杨广荒y好se,为什么一生只有三两女其中两一女还是他登基前正妻萧妃所生,说明他们夫妻感情深厚,杨广用情专一。

或许有人说杨广已没有生育能力,但杨广在登基前生了小女儿,在大业六年又生了赵王杨杲,这又怎么解释呢

还有史书说,杨广是为讨好独孤皇后,装夫妻恩爱,可杨广开皇四年生了长昭,开皇五年生了次暕,开皇六年生了长女,这都是他妻萧氏所生,足见夫妻恩爱,难道他从开皇四年十五岁时就有野心,就想取代兄长

而且从他成婚到他登基前,二十几年,除了妻萧氏所生的二一女外,他就没有别的女,让人怀疑杨广根本就没有和别的女人发生过关系。

要知道前太杨勇有十个儿,李世民有十四个儿,而杨广只有三个儿,其中两个是正妻所生,究竟是谁好se风流,一目了然。

父亲杨坚病重,杨广当然是天下心情最紧张、最复杂的人。不管内心是否如野史小说中所说的盼着老皇帝早一天咽气,至少在皇帝诀别了百僚,全帝国都知道皇帝熬不了几天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必要提前谋杀父亲。

这些天里,他的全部身心都必须调动起来,力求完美地扮演孝的角se,尽可能多地待在老皇帝身边,亲自端水尝药,衣不解带;另外,需要他做的事还有很多。

一方面他要代理老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要筹备、计划、拍板老皇帝的医疗以至规模巨大、头绪纷繁的国葬事宜;更重要的,他还要掂量、分析、捉o各派大臣的内部争斗情况及心理,特别是掌握各地武力的调配情况,以防止国家大丧之际出现任何意外和变乱。

而且他最小的弟弟杨谅已经在招兵买马,准备动手,一个人的精力无论如何应付不了这么多的事情,连日睡眠不足,面容迅速消瘦,两眼布满血丝,说话偶尔前言不搭后语都应该是正常情况。在这个时候,杨广怎么会不上路地打起父亲宠妃的主意以致闹出了强jn案来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也知道杨广在仁寿宫无辜,但唐为正统,他不可能为隋翻案,同时他又要竖立一个教育后世皇帝的反面典型。

但司马光是极为圆滑老练之人,他在采用某些史载的同时,也说清楚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七月,甲辰,上疾甚,卧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命太赦章仇太翼。丁未,崩于大宝殿。

后面司马光又用小说家的笔调描写,上恚,抵huan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上曰:“勇也。”

述、岩出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张衡入寝殿shi疾,尽遣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两件完全自相矛盾的事情放在一起,其实就是告诉了大家真相,让大家自己去想,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司马光的良苦用心,而且司马光在写这一段时,还故意出破绽,说杨坚召柳述、元岩,而元岩实际上在开皇十三年就病死了。

但当时仁寿宫确实发生了事情,包括杨广调集东宫shi卫,又抓捕了柳述,紧急调换京城防御,赐死前太杨勇。

我们可以联系另一件事,那就是汉王杨谅,在杨广刚登基,杨谅造反,企图夺位,后来被平息,当时群臣要求杀杨谅,但杨广却没有杀兄弟,而是贬黜为民,终身幽禁,这说明杨广还是念手足之请,不肯杀死亲弟。

杨广已经当了四年法定太,他没有必要一登基就毒杀前太,授人于把柄,他应该会像对杨谅一样,将杨勇幽禁至死,或者登基一年后再杀他,这样可以对外解释为病死,这是皇帝的正常做法。

但杨广在还未登基之前便毒杀杨勇,灭他满门,这完全是宫廷政变的做法,就像玄武门之变,杨广之所以这样做,只能说明杨勇严重威胁到了他的皇位,说明杨勇已经有所行动。

同时,为一个当了二十年太,一个依然拥有巨大影响力和重臣支持的前储君,他应该很清楚兄弟登基后自己的命运,杨勇也不可能束手待毙,

所以老高大胆推测,杨坚驾崩之时应该是发生了一场未遂的宫廷政变,杨勇和他的支持者想在最后时刻翻盘。

政变应该是发生在京城内,仁寿宫也有所体现,所以会有杨广紧急调集东宫shi卫进仁寿宫,会有杨约潜入京城去夺取京城兵权。

总而言之,杨广的荒y无耻和李建成的秽乱如同一撤,实不足信,当然,老高只是网络写手,写书娱人娱己,一家之言,信与不信,大家尽可一笑了之。

卷三一

《天下枭雄》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剩者为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金玉满唐大明风流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宋小农民乱世种田日常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臭县令朕怀孕了春枝缠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家娘子太体贴清末土司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谍战风云录:大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玄天宗修行记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HP)Forgive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朕,乃万岁!继兄不善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带着美女闯三国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异世界召唤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倒拔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