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分节阅读 2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贞观大闲人》最新章节。

天亮了,李素揉着惺忪的睡眼起床。

一夜没睡好,李素还在长身体,一顿不吃还是很难熬的,胃里空空的饿得难受,半夜起来灌了好几次凉水才将汹涌的饿意强压下去。

李道正比李素起得更早,屋里屋外找不到人,不知做什么去了。

院子里静静摆放着李素昨晚的杰,一些被雕琢得奇奇怪怪的物件不知什么用途。

用麻绳将这堆东西捆紧,李素背着它们便出了门。

李素家是庄户,简单来说就是佃户,佃户没有土地,只能帮地主种地,每年按时交租子。

有佃户自然便有地主,李素父子的主家姓胡,据说早年祖上也是跟着逃难的人一起来到太平村,但胡家高祖在这群逃难的人里智商是最高的,也是最不安分的,落户太平村后不仅种地,也从城里贩点针线铁簪之类的小玩意来村里卖,乡亲们没钱买就用粮食以物易物,然后再把粮食卖进城里。

一来二去,胡家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买卖也越做越大,据说已在长安城里开了三家铺面。十来年的时光里恰好又碰到几年天灾,于是太平村近半土地都被胡家买下,很多乡亲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胡家的佃户,包括李素家。

李素出门后的目的地就是胡家。

心情有点忐忑,一路上李素脑海不停浮现出戴着瓜皮帽的葛优模样,一张嘴便是阴阳怪气的“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胡地主若真是这般模样,李素决定当着他的面送他一根中指,反正他肯定不懂啥意思。

胡家宅子离李素并不远,两里路左右便到了,虽说是村子里的大户人家,但胡宅看起来也仅比普通庄户人家气派一点,门口伫立着两尊石狮,狮子雕工很差,又小又猥琐,畏畏缩缩地蜷踞大门左右,论威风连看门的土狗都不如。

李素心下有些安慰,摆个石狮子都这么猥琐,可见胡大户是多么的不愿脱离群众,多么的平易近人,胡家走的一定不是冷艳路线,弄粮食一事终于看见了些许曙光。

正门是不准庄户走的,这是阶级之间约定的规矩,除非泾阳县令到访,一般人没资格走正门。

李素很懂事的绕过了正门,来到胡家西面的开着的一扇小侧门前,门前一位麻布粗衣的中年男子正慢吞吞地扫着地上的落叶,李素眯眼打量了一番,心中一喜,这人他认识,胡府的管家,于是赶紧上前行礼。

管家抬眼看着他:“李家的小子,来此甚”

“来找茅房”

“啥”管家有点不敢置信。

“找茅房。”

扫帚裹挟风雷之势朝李素头上挥落,李素眼皮一跳,飞快闪开。

“瓜怂没个规矩,跑老汉这里找茅房,回去叫你爹抽死你。”

管家指着李素骂开了。

“有事,有事”李素急忙道:“管家您息怒,真有事。”

“说,啥事说不出个道道儿来,我替你爹管教你。”

管家气呼呼的。

李素也不生气,这几天经历多了,发现关中汉子的脾气虽不好,但从他们飙溅着火星味儿的一言一语里仍透出一股亲切和爽直,李素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累。

“给您家改造一下茅房,从此你们胡家上茅房就是一种享受”李素打起了广告。

管家楞了:“啥享受”

解释千百遍还不如直接做给他看,管家只好将李素带到胡家的茅房前,然后皱着眉,面色不善地盯着他。

李素没再理他,将做了半晚上的杰一件件摆出来。

木桩中间已被挖空,直接摆在坑上,后面接了一个木制的水箱,羊皮缝合成一根皮管将水箱和木桩连起来,水箱里用一块圆形的小石头堵住出水口,另一头用麻绳牵系着延伸到水箱外,连接在一个简陋的木制把手上。

水箱里灌满水,在管家诧异的目光注视下,李素轻轻一拉把手,堵住出水口的圆石头松开,水流哗啦啦冲洗着木桩做成的便池。

一个唐朝简易版的抽水马桶在李素手中诞生了。

“这这是个啥么”管家愈发惊异,忍不住将头伸进了木桩里面,很心塞的动,反正李素这辈子都没勇气把头塞到这里面。

“管家伯伯您看啊,俗话说吃喝拉撒,我这一个物件儿就把您府上的拉和撒全管了”李素柔声解释道。

“拉和撒”管家终于意识到把头伸到这里面多么的不合适,急忙把头拔了出来。

“对,管家您只消坐在上面,办完事后将旁边那个把手拉一下”李素做着示范,许久,管家终于弄清了抽水马桶的用途和方法,不太和善的脸色也渐渐由阴转晴。

“怂娃,蛮灵醒的么,”轻轻敲了李素一记爆栗,管家赞不绝口,扭头看着新装上的抽水马桶,管家神情意动,看来有当场来上一泡的冲动。

“谢管家伯伯夸奖,你舒服就是小子的快乐”

管家哈哈大笑:“好个小子,以前瓷嘛二楞的,让人看着就想抽你,就今看你顺眼点,说吧,来我家搞这些名堂到底为了啥。”

李素挠头,腼腆的笑。

管家指了指他,笑骂道:“事情办完咧,面皮倒薄了,你不说我替你说,家里粮食吃完了吧今年天灾,庄户家里都没打下多少粮食,数数日子你们也该来了,主家早给你们备了粮,明年年景好了再还,或者今年去庄子西边挖沟渠折成劳力还,你爹和你算一个半劳力,可不敢饿死乡亲,官上要问罪咧。”

“啊”这下轮到李素目瞪口呆了。

这不对啊

传说中水火不容的土豪劣绅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关系呢怎地在唐朝却变得如此温暖和煦,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啊啥啊,前院自己去领三升黍米,然后滚蛋。”

管家挥了挥手。

李素忽然发现这个抽水马桶白做了,现实就是这么打击人,原打算用这个小发明换粮食,结果根本没这必要,还没登门人家就把粮食准备好了。

心中微微感动,李素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好好认识一下唐朝贞观,圣天子治下,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盛世,或许指的不仅仅是国力和兵锋,更重要的是人心。

“多谢管家伯伯,既如此,马桶我先搬回家了”李素过河拆桥的功力很浑厚,立马弯腰准备搬起马桶走人。

脑袋上又挨了一记爆栗,头顶传来管家不太友善的喝声:“东西放下,送人的东西哪有要回去的道理没规矩拿了粮食赶紧滚蛋”

s:求收藏,求推荐票

这两样数据对老贼真的很重要,拜托诸兄轻点指将本书加入书架,然后再投几张推荐票。。。

说说更新的事吧,由于刚开书,编辑来不及安排推荐,目前这几天暂时一天一更,等上了推荐后再一天两更。。再说老贼休息了四个月,对这种每天忙碌的生活也没适应,让我缓几天吧。。

正文第三章白璧微瑕

李素背着三升黍米往家里走,心情却起伏不定。

三天来,他一直在逃避着什么,或许逃避这个陌生的年代,也或许在逃避自己不愿接受的离奇事实,甚至在逃避这具本来不属于他的躯壳。

逃无可逃

然而沉甸甸的米袋背在身上,李素却忽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

自己在别人眼里是真实存在的,在唐朝贞观年里有着自己的身份,身份不高,但,存在着。所以父亲可以无所顾忌的呵斥责打,乡亲邻人可以对自己露出各种表情,管家可以对自己表示亲昵和斥责

不管愿不愿意面对,李素已成了大唐贞观年间的一份子,李世民治下的一位普通平凡的子民。

冬日凛冽的寒风刮着脸上生疼,天空的太阳却不知何时散发出刺眼的光芒。

乡间的小路不平坦,李素的脚步却越走越稳健,年轻俊朗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以往木讷老实的眸子里,竟露出谁也不曾见过的邪味十足的神采。

来了,那么,就好好活着吧。

回到家后把米袋里的黍米小心倒进米缸,几粒米调皮的落在米缸外,李素蹲下身,将它们一粒一粒拾回来,吹净,放回米缸。

人若没有穷过,永远不知道粮食是多么的可贵。回想前世的自己吃饭时各种挑食各种浪费,李素便有一种强烈的自扇耳光的冲动,怕疼,遂罢。

李道正还没回来,大清早就出门了,不知去做什么。

从昨晚到现在没进一粒米,李素饿得快没力气了,于是赶紧做饭。

关中人喜欢吃面,各种面,面条也好,面饼也好,馍馍也好,无面不欢。

说起饮食,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关中人除了吃面以外,吃得最多的却是野菜,如莼,荠,蓼,苍耳,马齿苋等等,不论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吃野菜的习惯,一则因为农业落后,冬天里基本吃不着绿菜,二则跟信仰有关。

没错,确实跟信仰有关。

众所周知,高祖李渊建国大唐之后,将天下各种不服的人该治的都治了,于是喜滋滋等着面南背北登基称帝。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登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除了仪式繁琐以外,更要将自家十八代以上的祖宗全部追封为皇帝,只有祖宗全部封为皇帝了,才能显示出活着的这位开国皇帝正是天命所归,十八代以前就酝酿着当皇帝了,天命能不归么

追封祖宗没问题,李渊表示毫无压力,结果把族谱亮给群臣们一看,大臣们顿时为难了,为什么呢李家祖宗的名头不够响亮啊最有名的一个叫“李暠”,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创建者,余者皆籍籍无名。

李渊的脸色于是不大好看了,也不知有没有暗恨祖宗们的不争气,眼看自己要当皇帝了,却因为一帮子不争气的祖宗搞得自己不够威风,实在是累了,不想当皇帝了。

就在君臣双方尴尬的当口,一位李渊的铁杆脑残粉大臣灵机一动,出了个主意,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祖宗们名头不响亮,咱们再编造几个祖宗便是,只要他在历史上声名赫赫,他就是你老李家的祖宗,谁敢质疑,兄弟们包管把他从南天门追杀到蓬莱东路

脑残粉出了这么一个很没节操的主意,估计李渊这人的道德底线大抵也高不到哪里去,闻言两眼一亮,然后龙颜大悦,于是老李家第一代祖宗新鲜炮制出炉,李渊尊封其为“德明皇帝”,这位不幸的祖宗名叫“皋陶”,曾辅佐过尧舜禹三代君主,主管司法这牛皮吹的,何止清新脱俗,简直令人发指。

至于李家的第二代祖宗在一帮无良君臣的谋划下也很快新鲜出炉,道家始祖老子,即李耳坟墓里躺枪,实在是家门不幸,可喜可贺,全国道观的道长们发来贺电

老子都成祖宗了,道教顺理成章便成了大唐社稷的国教,道教尊崇自然,人属于自然,野菜当然也属于自然,特别是穷苦百姓人家,没菜下饭时挖几棵野菜吃吃,不但能补充维生素,而且有利于飞升仙界

者按:有史可考的李家祖宗第一代只到李暠,至于皋陶和老子两位究竟是不是李家祖宗,至今仍存在争议。反正者本人认为绝无可能,一家子又出圣人又出皇帝,风水得逆天到什么地步啊。

李素不喜欢吃野菜,哪怕肚子再饿也不愿尝一口,日子过得如此落魄仍不失格调,李道正真应该活活抽死儿子的。

点火,洗锅,李素略显笨拙地做着,等饭熟的当口,李素看见了厨房角落里的柴火堆。

柴火堆很正常,父子二人过冬之前上山砍下的,堆放在角落里垒得老高。

每次李素看见它们就觉得心中似刀割般纠结,总是不忍直视。

今日亦是如是,进了厨房后李素的头一直偏着,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看那堆该死的柴堆。

静寂的厨房里,李素独自默默地烧火,添柴,通红的炉火衬映出他那张原本英俊,此刻却极度拧巴的面容

不知过了多久,李素终于放弃般大声叹了口气,喃喃道:“真的忍不下去了”

于是李素起身面向柴堆,将那堆凌乱摆放的木柴一根根搬下来,然后再一根根按长短规则依次排好,排得整整齐齐,从左到右,先短

天才一秒记住【三七书屋】地址:sanqi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臭县令朕怀孕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清末土司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最狂上门女婿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春枝缠带着美女闯三国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朕,剩者为王大明风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乱世种田日常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宋小农民玄天宗修行记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水浒做奸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谍海无名朕,乃万岁!倒拔三国继兄不善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金玉满唐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