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拿起那本永乐大典看了前三页的时候,余宣的脸上还没什么表情,可是当他看到了第四页,眼神忽然变了,将原本放在桌子上的那个放大镜一把就拿了起来。
“这这,怎么怎么可能啊”
余宣嘴里小声嘟囔着,那双眼睛却是几乎贴到了放大镜上面,脸色变得异常的严肃,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按着顺序在看着页面上的文字。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真的,这怎么可能啊”
看到余老态度上的突然转变,旁观的那些人却是有些傻眼了,尤其是见到余老嘴唇蠕动面色逐渐由严肃变得激动的样子,众人心里都冒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这册永乐大典是真的
餐厅里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了起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因为自己发出响动而影响到余宣的判断。
“真的,是真的”
过了足足有大半个小时,余宣整整翻阅了十几页之后,终于抬起了头,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这这是明版的永乐大典,而而且根据我的判断,它它极有可能就是朱棣原版中的一册”
“什么是真的”
“是原版的,这怎么可能啊听说世上只留下了一册啊”
“就是啊,再版的现在市面上都见不到,哪里会出现原版的啊”
余宣话声一落,场内那十几张嘴马上同时发出了声音,在高档酒店内喧哗起来,也引得一些前来吃饭的客人侧目不已。
“满哥,原版的永乐大典很少吗”听到众人的话声,方逸拉扯了一下正处于呆滞中的满军,从刚才余老说话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已经是傻了眼,站在那里神游天外了。
“不是很少,而是近乎绝迹啊”
被方逸拉了一下,满军这才回过神来,按照史料上的记载,永乐大典的正本在嘉靖皇帝驾崩之后就消失不见了,历朝历代都传说是嘉靖将永乐大典的正本带入到了永陵之中。
而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皆为嘉靖年间的抄本,也被后人称之为副本,但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不但遭遇到宫廷失火,还有很多毁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在去年的时候,相关科考部门对于嘉靖入葬的永陵,使用了现代的遥感探测技术,经过探测发现,已经证实了墓葬内部全部积水,那么永乐大典的原书已经无法再让后人看到了。
因为上述的这些原因,不用说永乐大典的原本了,就是嘉靖年间的副本,也从来都没有在民间流传过,所以只要余宣能证明这的确是永乐大典的原本,那将震惊整个科考界。
“静静,都静下来,咱们听余老说说”一个声音压住了场内的喧噪。
“余老,永乐大典的正本早就不见了,这一本不可能是正本吧”即使余宣是国内鉴定界如此知名的专家,在此刻也受到了质疑。
“正本的可能性极大”
余宣此时的情绪也有些激动,开口说道:“有些朋友或许不知道,永乐大典的正本完全是手抄出来的,集中了永乐年间很多知名的书法家,而这布书的书法,刚好就是我知道的一人眷写出来的”
余宣说的这些事情,在场的很多人倒是知道,永乐大典一共有3亿7千多万字,全部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和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
这3亿多字在编纂时应该至少抄过一遍,两千多人连编带抄用了5年时间,定稿后清抄,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平均每天要抄50万字之多,而清抄的书手中,有许多是各地有名的书法家。
“这一本永乐大典书写所用的书法,就是最典型的台阁体,而我要是没看错的话,它应该就是由台阁体这种风格的创始人沈度书写出来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就有沈度的影印品”
余宣不但是一位杂项专家,对古代的书画家也有颇多了解,而沈度又是明初时期书坛称雄的二沈之一,书法多有流传,所以余宣对其也是非常的熟悉,一番辨认之后,认定为就是沈度的品。
“这这老满究竟是吃药还是捡漏了啊”
听到余宣对这册永乐大典的初步鉴定,场内所有人的脑海中不由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来,至于谢清阳,更是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s:细水长流,先来四章,求大家伙手里的保底啊
。
第一百零六章正本真迹
“沈度是永乐年间的人,而且他之所以能被明成祖朱棣召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就是因为其写的一手好字,所以在这里我能断定,沈度肯定是参与了对永乐大典的编撰和抄写工的”
余宣的思路很清晰,清晰到只要能认定这本永乐大典上的书法真是沈度书写的,那么这一本永乐大典就将成为这数百年来第一本出现在世间的永乐年版本。
“余老,会不会是后人模仿沈度笔迹写出来的呢话说后世可是有不少善于模仿的书法家啊”这次说话的是谢清阳,为了证明这本是后世抄本,谢清阳甚至开始质疑起了余宣。
听到谢清阳的话后,余宣摇了摇头,说道:“不会是后世抄写的,我刚才说的是书法本身,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这本永乐大典的特点
余宣将鼻端凑到了书页上,深深的吸了口气,颇有些陶醉的说道:永乐大典书叶大多都是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离得近的朋友可以过来闻一下,历经数百年还是可以闻到一种淡淡香味的”
听到余宣的话,周围的几个人顿时抢上前一步,不过他们都知道规矩,没有一个人伸出手,而是将鼻子凑到距离书页很近的地方,学着余老刚才那样深深的吸了口气。
“没错,是有股子树皮纸的香味”
“嗯,历经数百年还能残留下这种味道,可见当时对材质要求之高了”
在闻过那本书的味道之后,凡事闻过的人都开始倾向于余老的论证了,现在在他们眼里,这一册永乐大典极有可能就是现世仅存的一本了。
“余老,据我所知,永乐大典的书衣和封皮可不是这样子的吧”
听到已经有人转了口风,谢清阳却是不肯罢休,由于以前也进过一些永乐大典的印刷版来卖,所以谢清阳对其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古籍的书衣就是现代书籍的封面,因为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包裹在书的外面,就有了“书衣”这个形象的称呼。
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显得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从这一点上提出质疑,说明谢清阳对永乐大典还是非常了解的,后世抄写的永乐大典虽然也很难精致,但余老手中的这一本,显然达不到记载中所提到的要求。
“我还要再看看”余宣并没有反驳谢清阳的话,因为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余宣知道,永乐大典的书衣都是用多层宣纸硬裱出来的,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但是这一册永乐大典的书衣要显得更加的厚,而且书衣的色泽也和记载中的永乐大典略有不同,这也是之前很多人扫了一眼就没有再继续关注的原因。
“明白了,我明白了”拿着那本永乐大典看了好一会,余宣忽然眼睛一亮,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
“余老,您明白什么了”
“莫非是找到破绽了”
“我看这本就是后世的手抄本,余老怕是看走眼了”
听到余宣的喊声,场内各人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会是永乐版的永乐大典,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被满军捡到如此之大的一个漏吧。
“这本绝对是真迹,而且极有可能是永乐版的珍本”
余宣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了一下,开口说道:“我可以断定,这个封页书衣之所以不对,那是因为它是后世之人在原来书衣的基础上,又给裱糊了一层,也就是咱们经常说到的画中画”
余宣所说的画中画,在古玩收藏中多有提及,以前的一些大收藏家在战乱的年代为了保存自己收藏的画,往往会将一些名画重新裱糊,然后在表面再绘制出一幅画来,由此来掩饰真迹。
而余宣手中的这本永乐大典也是如此,改头换面的书页,让很多人一看之下,就没有了继续鉴定下去的心思,由此也将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余老,能将裱糊的那一层去掉吗”人群里有人喊道:“也让我们见识一下永乐大典的正本真迹吧”
在场的这些人,大多都是金陵本土的古玩商和收藏家,由于永乐大典最早的编撰就是在金陵,所以他们对于这部历史上的巨著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那就是身为金陵人的骄傲。
“能肯定是能,不过现在手头没有工具,再说这也不是我的东西,你们要去问问小满”
余宣的眼睛看向满军,开口说道:“如果小满同意的话,那么我会想办法去掉这最外面的一层裱糊,让这本永乐大典重见天日的”
余宣说话的时候,也是有几分激动,毕竟永乐大典的永乐年版本,可是从来都没有在世间出现过,如果能考证出这本永乐大典的确是那一版的话,在国内文物考古界,绝对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
“小满,你意思怎么样”余宣见到满军站在那里不说话,还以为他不乐意呢,要是满军不同意,那余宣肯定是不能对这本永乐大典做些什么。
“满哥,余老和你说话呢”方逸用胳膊肘碰了下满军。
“啊余老,您说什么”神游天外的满军打了个激灵,眼睛看向了余宣。
“我说你需不需要我把这本永乐大典的封面表层去掉”余宣又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话。
“这个”满军闻言有些犹豫,想了十几秒钟后才开口说道:“余老,那那不会对原本有损伤吧”
如果是之前认为的后世手抄本,那别说给它动手术了,就算是送给余宣,满军也不会眨巴一下眼睛的,但现在余宣已经鉴定出它是明朝版本的永乐大典,而且极有可能是第一部的版本,满军不能不多琢磨一下了。
s:求,求订阅啊,不在起点看书的朋友,最起码订阅下第一章嘛。
第一百零七章借据
“不会,我会去找一位老友帮忙,他不但是国内有名的鉴定专家,而且对这些古籍善本的修复也是极为擅长的,有他出手,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这本永乐大典的原貌”
余宣话中透露出了强烈的自信,事实上他很担心满军不愿意将这本永乐大典交出来,而是自己拿着去修复,那样的话才真正有可能对其造成损坏的。
“余老,不知道您说的这位专家是谁啊”事关自个儿的东西,满军自然是要问清楚了。
“小满,不是我不告诉你,是我还没有找那人,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出手呢,所以现在我没法说”
余宣闻言犹豫了一下,虽然他很有把握说服那位老朋友,但是他做人一向严谨,在事情没谈好之前,还是不愿意将话说的太满。
“小满,你不用担心,修复工就是在金陵,不会去别的地方的”
见到满军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余宣连忙给他吃了个定心丸,说道:“只要小满你同意,等这本永乐大典修复完毕之后,我亲自给它出具鉴定证书,这样总行了吧”
余宣虽然不排斥旁人掌眼鉴定古玩,但经他手开出的鉴定证书却是并不多见,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管是什么古玩,有了余宣的鉴定证书,古玩本身的价值都会高出许多的。
“有了余老的鉴定证书,这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没错,老满运气真好,捡了这么大的个漏,余老居然还愿意给他出鉴定证书”
“要怪就怪自己没眼力介吧,东西放在那里谁都看见了,可是都没出手买啊”
“老谢不是出手了吗怎么不坚持下去呢话说论财力老满可是拼不过你的”
余宣的话让原本很安静的餐厅,又变得人声鼎沸了,在羡慕满军的好运气之余,很多人都将话语带到了谢清阳身上,这让站在那里的谢清阳的一张脸是红了变白,白完之后却是一脸的铁青。
“余老,不知道这本永乐大典修复之后,我们还能不能看到”
谢清阳脸色变幻了好几次之后,忽然开口说道:“永乐大典的正本那可是咱们民族的瑰宝,也算是文物了吧它对历史考古都有很重要的用,我觉得应该归国家所有,老满你不能太自私了,应该把它上交给国家”
谢清阳现在整个就是一搅屎棍,就算他得不到这本永乐大典,也想让满军鸡飞蛋打,他比谁都明白,要是让满军一分钱不赚的将永乐大典交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神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