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十一章
父母
一個人如果長的好,
就已經很佔便宜了。如果氣質再好,就真的佔了大便宜。因為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外貌也很重要。
「山裡小道士」竟然長這樣?風度儀態竟然這樣?
反差實在太大了,
以至於大家都落座的時候,阮爸爸和阮媽媽心情都有點微妙。
起碼確認了,
他們女兒腦子沒有被門夾過。
也可能根本不是吊橋效應。
她可能純粹……就是見色起意。
想像一下在山裡遇險,被這樣一個帥哥給救了,簡直是言情小說情節。
阮媽媽這把年紀了,
竟然也覺得……並不是不能理解。
她的心情十分複雜。
「那個,聽說小廿是……」阮爸爸先開腔,「山裡長大的?」
見識過生死的人,
只要不會死,就是安全。
阮爸爸阮愛華也是在城市裡出生的,他聽方言的水平也就比阮卿強那麼一丟丟,也是能聽不能說。
但他吐字又很清晰,
語速平穩。不像七叔爺一說快,聽在阮卿耳朵裡就成了「唔哩唔嚕,
哇哩哇啦」。
「阮卿。」阮媽媽瞪她,「你讓人家說。」
「是,廿七他是孤兒,
被山裡那個道觀的那個老爺爺收養。這個老爺爺就是當年七爺爺進山要找的那個小道童……」阮卿搶著說。
皂角就說自己的字丑。廿七也說皂角的字丑。可在阮卿看來,皂角的字都已經很不錯了。
但阮愛華也聽出來,廿七說話雖然帶著口音,但用詞並不是土裡土氣的那種。要知道老梅溝村的土話裡,有很多字眼你是在漢字裡根本找不到對應的字的。
「那不一樣,咱們都是硬筆啟蒙,然後後期再學軟筆。」阮卿說,「人家就一直是軟筆,不一樣的。」
因為阮卿的爺爺是從老梅溝村走出來的,講普通話差不多就是這個味道了。
阮卿只好閉嘴了。
阮卿說:「人家只是沒有出山接受過現代教育,並不是沒有讀過書。人在道觀裡接受過傳統教育,人寫繁體字,用毛筆。媽,我跟你說,廿七寫的字比我爸寫的還好看呢。」
阮爸爸不太服氣:「我可寫了好多年了。」
廿七的字比皂角的字還好很多。他畢竟是連書生、貴公子都能假扮的人。
廿七講話帶了口音,他故意帶著老梅溝的口音,
又偏普通話一些。
體制內待過的人都比較重視字的好壞。商界的中老年成功男士更是好個書法。
但廿七這口音讓他感到非常親切。
好像一個人很努力地剛剛開始學習普通話。
他說:「就是阮卿說的情況。爺爺去世後,我一個人在觀裡生活,
沒有出過山。這次,
是阮卿帶我出山,讓我見識了很多。阮卿也教了我很多東西。這兩天都在看學習的視頻補課,才知道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差了多少,正在盡力追趕。」
阮卿說的不誇張。
廿七並不怯場。雖然知道自己離阮卿爸媽的招婿條件一定差了十萬八千里,
可畢竟也不會死對不對。
他對阮媽媽說:「聽小廿這談吐,倒不像是沒讀過書的人。」
這又出乎意料了,本以為是個文盲的。
阮愛華夫妻對視了一眼。
「那你一個人在山裡,怎麼生活呢?」阮媽媽問。
這個好說,之前都給七叔爺講過一遍了,現在就是再講一遍而已。
而且廿七那些山野生活的經驗都是真實的,都是他在另外一個時空親身經歷過的。講出來就特別的逼真,讓人信服。
這樣一個好看的男孩子,這麼多年過著那樣孤獨原始的生活。阮爸爸阮媽媽都情不自禁生出了憐憫之心。
阮媽媽擦擦眼睛,責備說:「這都是政府的錯。既然一直都有道觀的傳說,早就該派人去山裡查查看。」
她又說:「幸好讓我們家阮卿遇到了,這說明你跟我們家有緣。也多虧你,才救了阮卿。以後的事你不用擔心,我們都可以幫你安排。趁著還年輕,先把該學的東西都學了,再看看適合做什麼工作。還年輕,什麼都來得及。」
阮媽媽說話的聲音非常溫和,也給出了承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