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分节阅读 29

《血腥的盛唐》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

在李世民南征北战、扫荡群雄的整个武德年间,四方豪杰就这么一个个走到了他的麾下,从你死我亡的对手变成了死心塌地的亲信。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吸引到了李世民身边,并让他们从此变得坚贞不渝,不再选择离开和背叛呢

是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是他强大的个人魅力或者是他大唐二皇子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固然是重要的,但肯定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世民给予他们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些英雄豪杰都不是第一天出来打天下的,他们也跟随过各种各样的老大,所以他们凭直觉就能断定,什么样的信任是秀和有保留的,什么样的信任是真诚和无保留的。在李世民身上,他们体验到的无疑是后者。李世民对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对李世民来说,毫无保留地信任部属肯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但是,有所保留地信任,或者说对部属时时警惕、处处提防,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吗

未必,因为乱世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既然如此,那么互相提防事实上只会增大风险。说穿了,每个人都不是傻瓜。你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别人都能感受到。你付出怀疑,收获的定然是恐慌;你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也许李世民正是意识到了这一切,才会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老大都在人为地制造风险,那么自己何妨做一个主动承担风险、让人有安全感的老大呢换句话说,在征服人心的战场上,或许真诚才是最温柔且最锋利的武器,信任才是最无形且最坚实的铠甲。

或许,无防乃为大防

当然,这一切都要有相应的实力为保障,而李世民自认为并不缺乏这样的保障。

当宋金刚惨败的消息传到并州时,刘武周就像被利器戳中了心脏,一种尖锐的疼痛和绝望瞬间弥漫他的全身。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血本无归了。

此次倾巢南下,他把自己的精兵良将全部交给了宋金刚。而今宋金刚基本上全军覆没,刘武周还拿什么逐鹿天下

绝望的刘武周只好放弃并州,带着少数部众流亡东突厥。宋金刚本来还想收集残部再战,可士卒们风闻刘武周已经逃亡漠北,遂不再听从他的号令。宋金刚无可奈何,只能步刘武周之后尘,率一百余骑逃奔东突厥。

李世民迅速率领大军进抵晋阳,定杨朝廷的仆射杨伏念乖乖献出城池投降。随后,原属刘武周的所有州县也纷纷归降唐朝,只有定杨都城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仍为定杨朝廷内史令苑君璋所据守。李世民留下真乡公李仲文镇守并州,然后班师凯旋。

流亡东突厥的刘武周不甘心就此失败,多次借助突厥兵马南下攻击。并州守将李仲文屡屡将其击退,并乘胜占领了唐与突厥边境上的一百余座城堡。李渊随即任命李仲文为检校代理并州总管。

刘武周无计可施,准备离开东突厥,返回朔州东山再起。但是突厥人已经觉得他没有利用价值,遂将其诛杀。而不久之前,宋金刚也企图逃回他的起兵之地上谷郡今河北易县,同样被突厥人擒获腰斩。

至此,李唐王朝在北方最强劲的一个对手终于覆亡,李渊父子终于可以把目光转向中原了。

武德三年七月一日,李渊下诏,命李世民率兵向关东全线挺进。

王世充得到战报,立刻在各州县招募精兵强将,全部在东都集结,同时分派他的兄弟子侄驻守洛阳四面的各个战略要地,严阵以待,摆开了与唐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七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大军进抵新安今河南新安县。

大唐王朝统一中原的战争就此打响。

第六章中原大决战

挺进中原:王世充的末日到了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相对于平定薛举父子和刘武周,李世民与王世充的较量显得更为激烈,耗时也更为久长,尤其是最后一个阶段的攻城战,其艰难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也是在这场为时长达十个月的中原之战中,李世民多次身陷重围、命悬一线,经历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几个生死瞬间。

唐军进入东都战场后,李世民即命大将罗士信率前锋部队进围慈涧洛阳城西,王世充接到战报,立刻亲率三万人前往增援。

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率领一队轻骑兵在慈涧周围侦察。

第一个生死瞬间就在这时候悄然降临。当时李世民正在专心致志地勘察地形,谁也没有料到王世充会在这个时候带着军队从天而降。由于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唐军士兵们大惊失色,一时间不知所措。还没等他们出反应,王世充的军队已经把他们团团包围。

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最容易看出一个统帅真实的个人素质。说白了,这种时候拼的是胆量。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把“胆量”称为“促使人们在精神上战胜极大危险的一种可贵的力量”。

也就是说,胆量首先要求的并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对敌人和死亡的恐惧。

克劳塞维茨曾说,对于军人而言,“从辎重兵和鼓手直到统帅,胆量都是最可贵的品德,它好比是使武器锋利和发光的真正的钢”战争论。

接下来我们就将看到李世民身上这种“真正的钢”。敌人围上来的时候,李世民镇定自若地带领骑兵们且战且退,向着大营的方向突围,前后奔驰、左右开弓。弦声响处,最先冲上来的郑军士兵纷纷坠马,包括王世充的大将燕琪也被李世民一箭射落,唐兵立刻冲上去将其擒获。王世充慌忙勒住缰绳,不敢再向前追击。李世民遂和士兵们杀开一条血路绝尘而去。

死里逃生的李世民回到军营时,浑身上下沾满尘土,守军认不出他,差点放箭把他射杀。李世民摘下头盔大声呼喊,守门士兵才认出这个“土人”原来是他们的秦王。

“慈涧突围”的一幕充分展现了李世民为一个军事统帅过硬的个人素质。这种素质绝对与地位无关。如果李世民不是大唐王朝的二皇子,而是普通一兵,那么凭他自己的本事,估计很快也能从一个小兵干到一个将军。

同时我们也发现,李世民指挥的军队之所以能成为一支所向无敌的钢铁之师,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其勇气和胆识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且极大地感染每一个士兵,让他们变得跟他一样无惧死亡。

换言之,要想打造一支钢铁之师,统帅首先就必须具备克劳塞维茨所说的那种“真正的钢”。

次日清晨,对整个战场地形已经了若指掌的李世民亲率五万步骑进攻慈涧,王世充怯战,撤出慈涧,退守洛阳。李世民随即命各路兵马迅速缩小包围圈:史万宝自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进军,占领龙门洛阳城南;刘德威穿过太行山,南下进围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王君廓自洛口今河南巩县东出兵,切断洛阳的粮食补给线;黄君汉自河阴今河南孟津县北出兵,攻击回洛仓城今河南偃师市北;最后李世民亲率大军屯驻于北邙山下,营阵相连,从北面威逼洛阳。

眼见唐军大兵压境,王世充属下的洧州今河南扶沟县长史张公谨与刺史崔枢随即出了他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抉择,献出州城,向李世民投降。

这个张公谨日后成了秦王府的一员得力干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追随李世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在政变中发挥了关键用,后来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八月初,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的一些豪强也发动暴乱,逮捕了当地刺史,举城投降唐军。

八月十四日,黄君汉出兵攻克了回洛仓,俘获郑军将领达奚善定。王世充急命长子王玄应与将领杨公卿等人反攻回洛,但几次进攻都被黄君汉击退,只好在回洛城的西面修筑了一座城堡,派重兵驻防,抵挡黄君汉。

数日后,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城北的青城宫列阵对峙,双方隔着洛水河进行了一番对话。王世充向李世民喊话道:“隋室倾覆,唐称帝于关中,郑称帝于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秦王为何举兵东来”

李世民不屑于跟他说话,命宇文士及回答:“四海皆归顺吾皇,唯独你阻挠大唐的声威教化,这就是我们东来的原因”

王世充接下来的这句话充分暴露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这场中原大战的恐惧。他说:“你我和平共存,休战止兵,岂不更好”

宇文士及最后给他的答复是:“我们奉诏取东都,没有奉命与你和解”那一刻,王世充感觉有一道深秋的冷风正疾速掠过洛水河面,凶猛地打在他的脸上。

明年此刻,自己还能站在这洛水河边吗王世充感到茫然。

这是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茫然。

面对四面合围、声势浩大的唐军,感到恐惧和茫然的绝不只是王世充一个人。他本人固然可以选择对抗到底,但大多数将吏却不愿陪着他一块玩完。

九月十三日,继洧州、邓州之后,王世充属下的显州州治在今河南泌阳县总管田瓒率下辖的二十五个州全部投降唐朝。数日后,尉州今河南尉氏县刺史时德叡rui又率下辖的杞州今河南杞县、夏州今河南太康县、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等七个州归降。李世民全部保留各州县长官的官职,只将州名做了改动。黄河以南的其他州县见状,也纷纷举城而降。

这一连串大规模的叛降行动对王世充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因为它不但极大地削弱了王世充的势力,而且将他的地盘肢解得七零八落,致使北面的洛阳、南面的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和剩下来的其他城邑皆被唐军一块一块地分割包围,彼此道路阻断,消息隔绝,只能各自为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王世充预感那些未降的城邑很可能也会叛降,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可他对此却无能为力。

就在唐军攻打洛阳的前夕,李世民忽然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信任危机。

因为刚刚收降的那一批以寻相为首的刘武周旧部居然在这个时候纷纷逃离了军营。

而且一逃就逃得精光,只剩下一个尉迟敬德。

唐军将士大为愤慨,立刻将尉迟敬德囚禁。

李世民的“信任原则”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曾经劝告李世民不要轻易付出信任的屈突通、殷开山等人这回抓住了把柄,再次警告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骁勇绝伦,如今既已将他囚禁,他肯定会心怀怨恨,留他必有后患,不如干脆把他杀了”

可李世民却不以为然。他说:“尉迟敬德如果要逃早就逃了,岂会等到寻相这帮人都跑了,他还不跑”

李世民随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且单独召见他,还拿出了一笔钱,对尉迟敬德说:“大丈夫既然意气相投,就不必因小小的嫌隙介怀,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听信闲言、残杀忠良,这点你应该知道。如果你果真要走,这笔钱就做你的路费,聊表一时共事之情。”

老大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尉迟敬德除了感激涕零之外,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说过,一个人如果愿意对别人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很快尉迟敬德就给了李世民一份回报,并且还是一份超值的回报。

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尉迟敬德和五百名骑兵巡视战场,走到位于邙山脚下的景陵北魏宣武帝元恪陵墓时,一个多月前遭遇的那种危险再度向他袭来。

王世充带着一万多名骑兵突然出现,迅速将他们包围。郑军大将单雄信一马当先,飞快冲了上来,手执长矛直刺李世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拍马狂奔而来,并厉声嘶喊,在单雄信出手之前的一瞬间,从侧面刺中了他。单雄信负伤落马,郑军士兵大为惊恐,不敢上前,尉迟敬德遂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随后率兵反击,在王世充的军阵中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稍后,屈突通也闻讯率大军来援,郑军顿时崩溃。唐军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陈智略和六千名长矛军,斩杀了一千余人。王世充和单雄信带着少数部众狼狈逃回洛阳。

回营后,李世民大为感慨地对尉迟敬德说:“你的回报真是来得太快了”随即赠给他一箱金银,从此对尉迟敬德更为信任和器重。

李世民的帐下虽然猛将如云,但是要说到这马上执矟shuo,长矛的功夫,恐怕是没有出尉迟敬德之右者。他能单枪匹马在敌人的长矛丛中往返无碍、毫发无伤,不但避矟的功夫无人能及,而且夺矟的绝技更是世所罕见。史称其“每单骑入敌阵中,敌丛矟刺之,终莫能伤”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并能“夺取贼矟,还以刺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尉迟敬德如此大出风头,有一个人不禁妒火中烧。

他就是齐王李元吉。

李元吉一贯对自己马上执矟的功夫十分自负,于是向尉迟敬德发出挑战,提议双方都除去矛刃,只以矛杆较量胜负。尉迟敬德欣然同意,对李元吉说:“我自当遵命除去矛刃,但大王不必”

李元吉闻言心

王觉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穿越三国:姐妹同心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寻找轮回的你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这个修仙过于日常诱梦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表妹不欲攀高枝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悍女麴凰驭龙婿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折红鸾哇!女总裁是皇帝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谬接瑶华枝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穿时空的女将军离人终成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