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第二十三章 朱允炆的“家宴易封国”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十五,中秋。

原本十五日需要临朝,但朱允炆认为,中秋佳节,应与家人团聚,便下了旨意,将朝会推迟一日,改为十六日,并安排官员,上午将机要、重要事情处理之后,回家团聚。

不仅如此,宫里太监宫女中,距离京师近的,也可回家探亲。

若路途遥远,或没有家人的,则以后宫为家,张灯结彩,赏赐月饼等物,与皇上、皇妃共度中秋。

马恩慧一早便忙碌起来,安排后宫内官准备家宴。

朱允炆还想多睡会,却被马恩慧喊了起来,招呼着宫女穿起朝服,说什么要在华盖殿、奉天殿接受拜贺。

繁文缛节。

朱允炆不喜欢却不能不接受这些礼仪,因为大明统治天下,这一套礼仪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礼崩乐坏,那是亡国之兆。

朝堂秩序,官员等级,言行举止,都与礼仪有关。

穿什么衣服,配什么腰带,见活人该怎么说话,见死人该怎么哭喊,这都是有礼数的。

弄错了,可不是简单的一个眼神的惩罚,或责怪一句话,很可能会被弹劾,轻则扣掉工资,重则罢官杀头。

身在古代,自然要遵循古代的礼仪,不能太过惊世骇俗,喊一句人性解放,穿衣自由,那会被骂死的……

华盖殿。

马恩慧携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连带后宫所有内侍,内官,向朱允炆跪拜行礼。

“金秋佳节,为陛下贺,为大明贺,愿陛下龙体康泰,愿大明国泰民安。”

马恩慧恭谨地施礼。

朱允炆接受了众人的贺拜,上前搀扶起马恩慧,示意众人起身,然后说道:“今日中秋,朕也愿诸位,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为了我们大明盛世,添砖加瓦。”

众人振奋,纷纷表示绝不辜负皇上厚望。

“这是什么?”

朱允炆示意大家退下之后,看到桌案上有一个奏本,不由问道。

马恩慧莞尔一笑,说道:“皇上,这是王叔们的贺礼。这里还有一份家宴名单,还请皇上定夺。”

朱允炆拿起奏本,展开一看,顿时笑了。

在王叔的贺礼中,燕王朱棣、辽王朱植的贺礼最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不用说,两人已经掏出了家底。

朱棣贺礼重点,朱允炆可以理解。

毕竟一系列的动作,都是朝着朱棣去的,他有压力,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没有二心,愿意臣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辽王朱植也送重礼,便有些意外了。

不过有好处还是需要的,现在训练新军,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持,虽然裁撤了十万兵马,节省了一部分开支,但只靠节省,还远不够支撑起新军。

关键还是在于开源,这些东西不错,留点作为库存,其他变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

“家宴名单你定便好。”

朱允炆去给吕太后行过礼,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晚间,朱允炆于省躬殿设家宴,招待众叔叔、驸马、兄弟、亲族,恭贺中秋。

朱允炆随礼乐而至,落座之后,示意众人起身,说道:“中秋家宴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皆是朕之家人,都起身吧。”

“谢皇上。”

众人起。

“臣等为皇上贺,中秋月明,万民安泰,愿大明文昌武盛,威名四海,愿皇上龙体康泰,万事顺遂。”

朱棣作为藩王之首,带众人贺拜。

朱允炆微笑着再次让大家起身,然后才是落座。

“朕自登基以来,这倒是第一次举行家宴招待叔叔兄弟。虽恰逢中秋,家国团圆,但孝期已满,诸位叔叔们又要远离京师,就藩边塞之地,朕不舍至极啊。”

朱允炆带着真挚的情感说道。

朱棣、宁王等人陡然一惊,听朱允炆的意思,这是不想让大家去就藩了?

辽王朱植看着朱允炆,眼神一转,说道:“皇上挂念,乃是人情之本。臣有个想法,不知当不当提?”

朱植,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封辽王,建藩广宁,即辽宁医巫闾山附近的广宁府,后世的为北镇市。

朱允炆看着只有二十一岁,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叔叔,微笑着说道:“家宴,有什么不可以说的?讲来。”

“皇上,广宁冬日寒风凛冽,刺骨钻心,且漫漫

小说推荐:《放学等我》《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我!清理员!》【共享小说网】《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赤心巡天》【秒读网】【书仙文学】《被首座抛弃之后

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淘宝大明异域人生宦海风流千年军国乌衣天下唐时归三国之蜀汉复兴大明小官人无赖帝师从来没有的帝国宗明天下混在蜀汉当皇帝娶个毛妹当老婆异域纵横记大汉昌邑王江东幼虎三流书童少女与枪与异界乱世妖娆王五胡明月重生之朕即国家明末第一强藩最终反击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大明公侯五代十国一儒生汉室可兴汉家日月晋枭大明之帝国再起回到明朝当太子医入白蛇樱花下的血刀大唐西域少年行非洲帝国大唐国妖虚拟战线三国云飞扬大明至圣明末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