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
代吗”
“相信”
“好”
高喝一声,再次转向宗庙,扑通竟直直的跪了下去。
“先帝有灵、列祖在上”
“今奕,携二十年拓土万里之功,冒当朝天子之名,请祖宗见证”
“”
“”
本来乱一团的群臣猛然一肃,这疯子还要干什么还冒天子之名,请祖宗见证特么砸了誓碑,他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
此时,皇城大内、宗庙大殿唯唐奕之音,回荡天地。
“我华夏大地,王朝往复,千年更迭”
“凡初定天下,创世新朝者,大多律已、自醒、知民知政。”
“凡太平盛年,守业固国者,大多娇奢懒滞,不知先人之苦心也。”
“凡末世败朝、迟暮无终者,大多昏庸无度,不知民苦也。”
“何罪”
“概因民者,吏所治也;吏者,君所属也。”
“然君者,唯天地礼教可束也。又何为天地礼教君之器也。”
“为君者,以自器自治,何以无缺乎”
“故创世之君,观前人之痛自醒。”
“守成之群,观己之德行。”
“亡国之君,只知手中有器,却无自醒自观之悟,国必衰之,民必恶之。”
“此为兴衰之道也。”
说到此处,唐奕缓缓抬头。
“臣,唐奕代天子誓。”
“从今往后,天子之器还于民,君王之命系于天下”
“从今往后,王侯与百姓同根,天子与万民同命”
“无将门之世爵,无士大夫之高仪。”
“黄天与厚圭齐佑,臣子与君王共志,贩夫与走卒无差”
“万众一心、同根同德、一心一志,共兴皇宋万年之盛世”
“众今往后”
“赵家,代天行命,代民理国,是为天子,亦为民子”
“从今往后”
“如有忘德暴政之昏庸,民可逆之”
“如有贪奢淫欲之行,民可逆之”
“有天子之器,治民而不自治之恶”
“民、可、逆、之”
“此为天誓”
“违者天罚、民废”
“必遭天殛”
言罢,唐奕向着宗庙之内历代赵家先祖重重的叩首。
拜罢,长身而起,行到赵曙身边。
“这”
“就是姐夫留给你的最后一件宝,一把悬在你头上的利剑。”
“你”
“敢接吗”
赵曙默然,直到这一刻他才真的明白,唐奕不单单要把破自己,不单单要把士大夫打回原形,他还要给自己,给赵氏子孙敲响警钟。
那无疑是一种鞭策,时刻提醒着赵家手握天子之器的责任,更是时刻提醒着大宋
向前
向前
不断的向前。
“来人”一声低吼响彻大殿之前。
“把刚刚唐公代朕所立之誓镌刻成碑,立于宫门之前,昭示天下”
“好”唐奕终于欣慰地点着头,露出一道灿烂笑意。
“有君如此,天下之福,奕也可以放心的走了。”
言罢,笑容依旧,环揖群臣。
“珍重”
等百官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只看见一身白衣、一个俊逸的背影消失在宫城之中。
韩琦望着那道背影喃喃自语:“我们确实不是一路人。”
这是韩琦最后一次见到唐奕。
那个疯子就这么走了。
二十二年前,白衣入京,二十二年后,依旧白衣而去。
留下的,除了一个皇而天下的大宋,也就只剩下坊间那些美丽的传说了。
有人说,唐子浩那日出宫之时,一边远去,一边吟着一首妙诗。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也有人说,唐子浩离京之后并没有南下涯州,有人在介休城外的梅居见过他。
那时,他依旧是一身白衣,盘坐在盈雪与冬梅之间,膝上放着瑶琴,竟拂出了一曲凤求凰。
还有人说,唐子浩最终还是回了涯州,隐居在涯州最高的那座山上,再也没下来过
全书完
苍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