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百万吴军,沿途播种
在苦味酸炸药实验室发生第二次意外爆炸事故后,最新旨意传来:沃尔夫团队不必紧跟御驾,可落后几十里。
自此,沃尔夫一举成名。
走一路炸一路,徒弟的新坟埋一路。
后来,年轻的徒弟们集体不干了,就算开每月
10两的薪水也不干。
沃尔夫也无所谓,就地解散,重新招人。
恐慌情绪不能继承,必须断代。
新一轮的年轻徒弟们继续以极大的热情,为师傅献上生命,为科学献上生命。
当御驾前进到西安时,沃尔夫苦味酸炸药总算有点样子了。
……
当下,帝国在化学领域急需突破,而这恰恰是本土人才的短板。
所以要多多吸纳外来化学家。
李郁在书信里叮嘱驻欧公使贾笑真,如果可以的话,他要从巴黎的监狱里多拯救一些化学领域人才,尤其是拉瓦锡。
如果拉瓦锡已经被处决,就把他的头颅送回来。
李郁在上方山辟出了一块土地,建成了“先贤墓”,如今已入住
2人,一个叫伏尔泰,一个叫富兰克林。
凡是入住先贤墓的,其家眷、学生可在江南拿一份不错的终生薪水包含情妇。
……
御驾每天前进
40里,不急不慢。
李郁在路上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出国劳务百姓,各国仆从军,四轮辎重车,顺着新修官道向西而去。
西征是一件宏伟巨事,时间跨度长,路程跨度更长。
此时,按照计划。
第
8军团应已进驻了奥伦堡地区,开始修筑棱堡,修缮道路,护卫屯垦。
百万大军不可能都挤在一起,那对后勤将是巨大的灾难。从现实角度考虑,大军会是交替前进,跳跃推进。
这样的方案看似笨拙,实则靠谱。
百万大军,万里远征,奇袭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做到奇袭,光行军就要两三年,欧洲不可能永远瞒在鼓里。
……
坦率地讲,
皇帝长久离京的举动背后存在巨大风险。
但是让臣子率百万大军长久在境外作战,对皇帝的风险更大。
所以,
李郁必须亲自挂帅出征。
亲自指挥这一百多万大军拿下这份继成吉思汗之后最大的军功。
这份功劳太大,以至于任何臣子都无福承揽。
首功必须归于自己
臣子们只能分润,众星拱月
……
在路上,李郁对帝国的军事重新做了部署。
第
110野战军团,永久驻地分别为:江宁、西安、徐州、台南、广州、盛京、昆明、武昌、成都、伊犁。
各个野战军团在调动之前需同时得到皇帝手令、陆军部大臣手令。
之后,司令官向本军团内不低于
10名高级军官、参谋现场出示两份手令之后方可下令调动军团。
如手续不全,擅自调动,视为叛国。
且驻地必须留下
2个团留守。
……
今后,帝国的野战军团固定驻地,固定编制。
但诸多的独立步兵团数量可视防务情况随时增减。
野战军团普通士兵服役年限为
5年到
20年,独立步兵团士兵服役期为
3到
5年。
独立步兵团严格限制重武器配备,原则上配备不超过
3门火炮。战时临时编入野战军团,接受其指挥。
帝国的所有省城永驻一个独立步兵团,由本省巡抚节制,
5年一轮换。
……
认真的讲,
1819世纪,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并不取决于普通士兵,士兵的意义不大。
优秀军官、完备工业、后勤体系才是关键。
所以,李郁亲自草拟了以下规定:
陆军准尉以上炮兵士官以上军官,服役年限不得低于
10年,每年固定加薪
2成。
海军士官以上,服役年限不得低于
10年,每年固定加薪
3成。
凡服役
20年以上者,不论军阶,退役之后可拿在职薪水的七成作为终生养老金由皇家资产管理公司发放。
帝国鼓励军官子弟子承父业。
帝国鼓励贵族子弟带兵打仗。
……
整个世界的火药味逐渐浓郁,吴国和欧陆各国的贸易额跌至谷底,接近冰点。
广州港不复往日的喧嚣,船舶入港数量锐减一大半。
不过,入港的旗商船明显增加,略显不安局促的旗商人态度谦卑,时常有点头哈腰之举。
透露着骨子里的不自信!
偌大的市场,就这么对旗敞开了?
里士满的报纸头版: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跨越太平洋,拥抱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