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书屋

分节阅读 12

《望古神话之秦墟》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

四溅,仿佛沉睡中的河面被惊醒,体形、大小不一的白鱼紧随其后,相继从水面跃出,此起彼落,河水渐渐被搅动得泛起阵阵波涛。

河水激荡的岸边,从碎石中拍打出一只五彩青蛙,这只体形与正常青蛙无异、肤色却罕见的小家伙仿佛厌倦了不得安生的水边,向岸上转移,但它并不是跳动,而是像蟾蜍一样爬行。在这只五彩青蛙的带动下,数量可观的五彩青蛙相继从水中成群结队而出。

正当人们啧啧称奇的时候,更加奇怪的景象发生了,一块高耸的岩石也在河水的冲刷下动了起来,仔细看去,竟是一只甲壳长满青苔的老龟,它迈着迟缓的步伐缓慢移动数寸,再次慵懒地卧下。岩壁上忽然射出一条黏稠细长的软体,黏住一只青蛙,闪电般弹回原处,岩壁一角竟然出现吞咽般的蠕动动,仔细观察,会看出那是一只几乎与岩壁融为一体的怪蜥。

谁也没有想到,周围死一般的寂静中,竟然潜伏着如此多的活物,而且个个生得怪异丑陋,难免令人胆战心惊。杨瑾示意大家不要受周围影响,入洞以来,尚未发现一头魔物,可杨瑾确信洞内深处必有发现,催促队伍加快了进军速度。

河流崎岖婉转,沿途腐尸怪兽残骸逐渐增多,均有啃噬过的痕迹,显然是魔物猎食后的痕迹。杨瑾终于明白魔物身体上为何会散发出如此刺鼻的腥臭味,长年栖息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又无法像人类一样清理生活环境和自身,终日与生肉腐尸为伍,恐怕只有从坟冢中挖出的陈年尸体,才能与魔物身上的气味匹敌。

再往前走,奇景层出不穷,洞中有洞,但多数不能容身。水中带有甲刺的鳞鳍起伏沉没,难以窥视全貌,甚至有形似猪婆龙的庞然大物在岸边栖息。杨瑾吩咐陶素把可能通行的道路方位详细记录,并在容易迷路的地方留下标记。

终于来到河流的尽头,不绝的河水从一面嶙峋斑驳的石壁下滚滚流出,沿河再无可行之路。杨瑾率队另寻道路,峰回路转,发现另有洞天。

庞大的地下空间高不见顶,可容数千军马同时操练,视线所及的岩壁上布满如蜂巢般的洞穴,数十魔物沿着洞窟边缘横躺竖卧,对杨瑾兵马的到来全无察觉。顺着地面潮湿的泥土向前望去,粗糙的长条方石逐渐显露出来,不知历经多少岁月沧桑,遍布蛛网般的裂痕;继续向前是岩石围砌起的一个圆形水池,尚存半池污水,覆盖黑色水藻,水池中央原本应该竖有一座雕像,如今雕像不知去向,只剩基座孤零零地凸出水面。

这些分明都是人工修建的痕迹,对杨瑾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一直有种恐惧的猜想,从他对魔物的研究越来越深,他隐隐有种感觉:这些魔物,也是人至少曾经是人而眼前的景象,分明正向他证明着这一点。

顾勇不等杨瑾吩咐,便带领三十余人悄然向魔物靠近。几番与魔物遭遇,魔物都展现出超出常人的敏捷和力量,可现在直到顾勇将战刀无声地送进魔物喉咙,魔物也只是发出哽住的呜咽,身体痉挛两下便不动了。

陶素向来心细,联想到入冬之后,魔物踪迹逐渐稀少,一路而来,虽然出现猎食痕迹,却没有魔物身影。可能魔物类似熊一样,聚集在此冬眠,身体机能几乎趋于停止。陶素立刻效仿顾勇,分出另一队士兵,无声无息间,将魔物尽数杀死在沉睡中。

灭顶之灾降临,魔物仍旧浑然不觉。杨瑾眼睁睁看着顾勇动越发娴熟迅速,刀刀封喉毙命,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词语屠杀。以前与魔物交战,是为保城中居民安危,而如今的景象,分明就是一场血腥屠杀。

如果这些魔物真如他猜想,确实曾经是人类的话

杨瑾一阵毛骨悚然,他不知道该不该阻止顾勇和陶素,他也清楚,这是杀死魔物的绝好机会。可追溯本源,魔物之所以向他们发起攻击,是感觉到拓荒的人们在侵占它们的家园,如果秦军不来,魔物和人也就自然相安无事,或许人类永远都不会知道有另一种生物栖息在近在咫尺的地方。

为一个墨家子弟,杨瑾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屠杀。

“大家先别动手”杨瑾苦涩地说了一句,却不想这洞穴十分空寂,这么点声音居然也由回音放大了。

而此时,刚被顾勇杀死的一头魔物突然奇异地蠕动起来,把顾勇吓了一跳,再加上杨瑾忽然冒出的一句话,顾勇不禁“啊”地叫了一声。

魔物腋下钻出一颗瘦小的头颅,朝顾勇发出脆弱而仇恨的吼声。顾勇改刺为斩,一刀劈下,魔物幼崽的头顺着刀势横飞出去,鲜血喷洒在它母亲的身上。顾勇庆幸地道:“他娘的,我还以为诈尸了,原来还有个幼崽儿”

话音未落,顾勇脸上的笑容迅速凝结,因为他看到岩壁洞穴中涌现一个个黑影,黑影正在蠢蠢欲动,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冬眠的魔物终于被惊醒了,它们一个个从栖身的洞穴内爬出来,居高临下地怒视着入侵者,发出怒吼声。而它们示警或是愤怒的怒吼声又唤醒了更多冬眠的魔物。

刹那间,刀光四起,弩箭横飞,人与魔物混战在一起。

虽然魔物依仗环境昏黑,且拥有压倒性的数量,但跟随杨瑾下入洞穴的士兵,都有跟魔物战的丰富经验,而且刚刚苏醒的魔物动尚且比较迟缓,是以杨瑾等人且战且退,虽然险象环生,但互相卫护着,一时却未造成伤亡。

只是他们并不是在向来路退却,因为魔物疯狂的攻击,他们正在被逼向空洞未知的深处。空洞整体好似一个倒扣的水瓢,深处逐渐收缩狭窄,魔物即便占据数量优势,也难以在两侧岩壁的挤压下肆意发挥。秦军以盾刀护住队伍,一边反击一边后撤,沿途洒下的都是魔物的鲜血,但魔物迟钝的状态正渐渐消失,一旦它们恢复来去如风的敏捷,在这洞中,显然秦军处境将岌岌可危。

这段路程仿佛一条长廊,脚下地势渐渐走高,并且开始出现石阶。魔物忽然似乎遇到了一堵看不见的屏障,它们驻足在石阶前端,任由队伍护拥着杨瑾拾级而上越逃越远,只是站在原地不停发出挑衅的怒吼,却不敢再跟进一步,仿佛前边是它们的一种避忌所在。

杨瑾手握短弩,却一箭未发,见魔物不再追赶,他才稍微放松绷紧的神经,想到刚才的无心之失,暗自提醒自己在这不知隐藏着多少秘密的未知洞窟中,决不可再有冒失之举,否则等待他的只有全军覆灭这一种结局。

来时的道路被魔物所阻,杨瑾唯有率队沿石阶继续向洞窟内未知的区域前行,既然魔物明显是出于畏惧才止步不前,谁也不敢想象石阶深处还潜伏着什么令魔物都为之恐惧的危险。

石阶走向蜿蜒曲折,前行许久,最前方的士兵发现石阶之上出现累累白骨,仅从尸骨外破烂腐朽的衣衫判断,这些骸骨肯定不是魔物,而是人。杨瑾不解其中缘故,但是证明洞中人工修建不是魔物所为,心中困惑终于稍稍得以舒缓。

尽管众人都是军兵战士,但看到这诡异场景,也难免胆战心惊,对谜团重重的未知前方充满担忧。

远离魔物,周围重新归于寂静,凌乱而沉重的脚步声踢踏在石阶上。石阶七转八拐之后,忽然扶摇直上变得陡峭,远处石阶尽头,隐约出现一道紧闭的石门。众人啧啧称奇,加快脚步来到门前,发现门旁靠墙卧坐着一具尸骸。与之前看到的相比,总算是一具完整的尸体,皮肉自然早已腐化尘埃,仅存一副枯骨。有人从尸骨外残存的衣物判断,死者好像是南蛮道人之类的身份,这算是方士的一种,炼丹修行,据说掌握着常人所不知的神秘术法,也有人称之为巫师。

石门表面朴实无华,没有任何标志或花纹,杨瑾仔细观察石门周围,发现机关并不隐蔽,在石门旁边的墙壁上,镶嵌着一枚凸起的圆石。由于石门前有尸体,杨瑾不敢贸然碰触圆石,吩咐队伍向后扯开,只留十人手持盾牌护在自己周围,以防触动其他暗藏的连锁机关。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瑾按下圆石启动机关,不知尘封多久的石门缓缓开启。随着沉重的隆隆声响起,护在杨瑾周身的十人立刻警惕着四周是否出现异变。烟尘飞扬,蓄积在门后的浊气顺着逐渐扩大的门缝倾巢而出,虽然石门开启过程中并没有危险发生,但不知漆黑的门内隐藏着什么危险或秘密,会让诸多尸体沉尸石阶之上,也令魔物寸步不敢靠近石阶。

顾勇抽刀护在杨瑾身前,见门内没有异样,抬腿踏步就要迈进,被机警的陶素一把拉住。陶素将手中火把抛进门内,火把碰撞在一块岩石上,滚落在地。见火光依然,没有熄灭的迹象,显然洞内空气充足,也无毒雾瘴气,陶素才示意杨瑾可以放心进入。

门后也是一座天然洞窟,明显有过人类生活的痕迹,被掀翻的石桌石椅无声地倒在洞窟各处,遍地嶙峋白骨,骨头上残留着明显的,受到严重撞击后断裂的痕迹,显然都是当场惨死,很难想象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另外有人发现岩壁上遍布纵横交错的诡异沟壑,沟壑平直,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除沟壑之外,还有人工凿出的凹穴,凹穴内还残存灯油火绒,用火把点燃,逐一亮起的光芒洒满整个洞窟。

陶素在洞窟亮起后才发现,刚才他抛出的火把不是撞在石头上,而是撞在一条已经石化的骨骼上。顺着这条骨骼看去,发现这只是整具骨架的腿骨,但仅仅一条腿骨,便足有常人身高的长度。

这是一具巨人般的骨架,横在洞窟内,压沉了地面的石砖,显然紧闭的石门就是为了将这诡异的巨人困住,只是如今这化白骨的巨人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

巨人这么高大的巨人虽然在人类传说中,曾经不乏关于巨人的传说,可从没有人真的见过巨人的存在。倒是有人曾经挖掘土地时,说是挖出过巨人骸骨,但那也是听说,他们却不曾亲眼见过。

若说见过巨人的人,在场的倒是真有一位,那人就是杨瑾,他曾在那场怪异的梦境之中,数千年前的涿鹿战场上,见识到了顶天立地的刑天。可是眼前的这副巨人骸骨,与刑天比起来,却又连孩童都称不上。

陶素顺着巨人骨骼行走,仿佛在欣赏一件给人带来极具震撼感的展示品。陶素怀着敬畏的心情一路走到巨人头骨处,空空如也的眼眶像茅屋上洞开的窗户,可以让人轻松进入。但头骨的形态,以及下颚上生长的巨型獠牙,若能将皮肉重新补回,分明就是放大数倍的魔物。陶素吃惊地顺着巨人骨骼的肩膀向下看去,果然在手臂前端硕大无比的手掌骨上,生长着粗大的利爪。

陶素抬头看向墙壁上的沟壑,凭借有限的想象力,脑海中依稀勾勒出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画面一众南蛮道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在这地下的秘密洞窟中,以惊世骇俗的秘术制造出这头巨人般的魔物。可是这头魔物却不受他们所控制,在完全没有理智的情况下,疯狂屠杀这些南蛮道人。众多南蛮道人命丧当场,侥幸逃出魔爪的,也都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死在了密室门外的台阶上,仅有一人凭着临死前的最后一丝力气,将石门关闭。可怜这庞然大物纵有惊天神力,也无法从岩石构造的密室中挣脱出去,于是便在墙壁上留下一道道想要打通出路的沟壑。

陶素正想把自己的猜测告诉杨瑾,可他发现杨瑾的注意力并不在巨人骨骼上,当灯火燃起,他的精力便集中到了洞窟深处高台上立着的一尊铜鼎上。他信步走上高台,围绕着铜鼎凝神端详,鼎身朴实无华未经雕琢,边缘粗糙扎手,即便是不懂铸造的人,也能判断出这尊铜鼎是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铸造而成的。

在这种不见天日的地下密室当中,铜鼎显然不是用来烹煮食物的,若是用来祭祀的话,又未免太过粗糙。杨瑾一时间难以参透铜鼎的用途,所以才会好奇地围绕铜鼎观察。

铜鼎正面有一处凹陷,内里遍布不规则的纵向条纹。见到凹陷和条纹,杨瑾非常吃惊,因为这些对杨瑾来说再熟悉不过。他从怀中掏出从不离身的青铜古物,终于明白了古物背面条纹的含义,那并不是某种难以解读的文字,而是类似钥匙上的齿纹。

杨瑾小心翼翼地将青铜古物向铜鼎靠近,他觉得,两者结合后,他也许会发现魔物与地宫之谜的线索,当然,也许会引发难以想象的恶果。可他实在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可同时也是会招灾惹祸的源头。

青铜古物和铜鼎之间仿佛存在奇异的磁性,两者越是接近,青铜古物越发开始脱离杨瑾手掌的控制,似乎迫切希望回到属于它的位置。随着“铿”的一声撞击,青铜古物扣入凹槽,接缝边缘中挤压出一圈微弱的光芒。

鼎身开始出现持续不断的颤动,朴素无华的表面渐渐浮现出脉络般的纹理,只是折角清晰,线条笔直。一枚蓝色的光点亮起,沿脉络急速游走,后面拖出一条由浓渐淡的蓝色光尾,好似血液流动一般,鼎身的脉络迅速被这枚蓝光点亮。

随着鼎身上的脉络随蓝光滑过,鼎内白烟缭绕,流溢沉淀,越聚越浓。杨瑾拿出青铜古物前,查看过铜鼎内部,内壁浑然一体,既无孔洞也无缝隙,他想不明白白烟从何处冒出。白烟底部渐渐浮出五彩光华,将白烟映照出如梦似幻的流光溢彩,此时的铜鼎哪里还有刚才粗糙劣质的感觉,俨然仙界之物被无意间遗落凡间。

奇景异象将洞窟中的人聚拢到杨瑾身边

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七书屋sanqi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乱世武道:从矿工开始做起诸天修仙实录我都要退休了,你说剧情没开始?阴阳典丹帝重生:九天至尊路我练魔功无反噬,背刺青梅狂倒贴两界互穿,谁说牛马成不了仙?文道成圣后,薄情父亲悔断肠浪龙无敌杀伐御兽:我的御主是位恶役大小姐神州大道经造化丨鼎龙纹九霄:通天太子我在魔法门世界当领主穿越后,系统变成白噪音了怎么办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洪荒:悟性逆天,拜师石肌娘娘儒道:我靠抄诗无敌了梦想想象的异世界虎妖:雷法加持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玄幻:做善事就变强,我正的发邪异世争霸魂斗魂我非侠灵元星之灵陆篇领主:从开拓北地开始开局签到混沌重瞳,鸿蒙万道体开局大限化神老祖,觉醒九星天赋剑起星辰魔门送葬:开局被女帝逆推仙本正宗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马了异界召唤之君临天下叶无尘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一剑镇万古我为天帝,镇压圣人不过分吧炼物魔诀苟道:修仙吉凶任我选变身龙妹,姐姐不要欺负我呀!